“同质化、价格战、赊销、恶性竞争……”当今传统肥料市场越来越难做,差异化的新型肥料异军突起,成为市场宠儿。但不是所有新型肥料都物有所值。据调查,部分不法厂家披着新型肥料的外衣,将普通的肥料标出每吨万元以上的天价,辅以虚假宣传,借助花样叠出的营销术,引诱农户上当受骗。
“天价肥”随处可见
“它是新型肥料,不同于传统的复合肥,里面添加了有机硅,效果超好,一包顶两包!”近日,笔者目睹一农资零售店老板向农户极力推荐一款标称河北某公司生产的有机硅复合肥,该产品采用40公斤包装,标称为复合肥15-15-15(即氮磷钾的含量为15∶15∶15),每包售价却高达270元,折合吨价为6750元。
而据调查,目前市面上15-15-15含量的国产复肥售价大多在每吨3700-4100元,即便是进口的,价格也不超过每吨4800元。该老板向农户推荐的所谓新型有机硅复合肥售价几乎是同含量普通复合肥的两倍。
这并不是复合肥价格的极限。也是在这家门店,笔者留意到,同样标称河北某公司生产的一款25公斤包装的复合肥,售价达每包300元,折合每吨为1.2万元,堪称“天价”。对此,该零售店老板给出的解释是,这不是常规复合肥,是水溶肥,可用于滴灌。
笔者随后又调查了多家农资零售店,发现几乎每家都有一至两款“天价肥”,这些肥料打着新型肥料或水溶性肥料的旗号,采用40公斤、25公斤或者15公斤包装,折合吨价在6000-2万元不等。
部分产品名不副实
“这些‘天价肥’,有的确实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不少售价虚高,有的则没有技术含量,完全是忽悠农户。”号称中国硅肥之父的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蔡德龙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高端新型肥料蓝海论坛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天价肥”现象的本质。
他介绍,所谓有机硅复合肥,简单说,就是在复合肥常规生产工艺中添加约5%-10%的硅钙肥或硅酸钾等有机硅化合物,每吨成本不超过200元。但市面上见到的标称有机硅复合肥售价至少为每吨5000多元。“就是企业追逐暴利的想法,大大制约了有机硅肥在国内的推广。”蔡德龙说。
据了解,有机硅复合肥具有长效缓释和溶解度高的优点,能改善农产品品质、改良土壤环境、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一农资公司老总说,新型肥料目前在市场上仍是鸡肋,占有率非常低。他曾先后找过福建及河北两家厂家谈合作,想大力推广有机硅复合肥,可两家企业报出的价格几乎是同含量常规复合肥的两倍,他不得不放弃。最后,化肥巨头云天化的有机硅复合肥每吨报价只比常规肥高100元,他立即签订了代理权。
有的“天价肥”不仅价格虚高,而且标称不规范。如一款标注为“养源活化生物肥”的产品,包装上宣传产品有效成分包括氨基酸、腐植酸、活性炭、高酶活芽孢杆菌、固氮菌、解磷细菌等菌及代谢产物,其中有益活菌数每克大于等于2亿个。而该产品实为有机肥,执行的标准NY525-2011也是有机肥标准,且已过期,因为目前有机肥执行标准必须是NY525-2012。生物肥属于微生物肥料,它不同于一般的精制有机肥,有具体的执行标准。
花样营销小心上当
这样的“天价肥”究竟是如何吸引农户购买的呢?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近10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天价肥料”,特别是未经登记的微生物肥料产品,通过各种途径、关系在国内生产、推广、销售。
有的产品打着科技下乡名号,每到一处,以乡镇为单位召集农户,公司派人为农户上课讲解产品功能,从而带动销售。有的产品在宣传上更是夸大其词,如由广东某肥企监制的蓝藻螯合肥,“其实就是一款土壤调酸剂,不能宣称是蓝藻螯合肥。”广东省耕地肥料总站高凤玲说,这是明显的夸大宣传。
有的“天价肥”还充分发掘名人效应,利用“专利技术”和各种“金奖”、“驰名商标”等头衔打动农户。“这些宣传有的是真实的,但有的是虚假宣传,因为这些金字招牌,大多只有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才能获得,而目前推出“天价肥”的厂家往往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有的产品披着的是洋品牌外衣。”一业内人士说。
这些“天价肥”之所以能四处横行,除了厂家存有暴利外,渠道商也存有暴利。一般每吨上万元的新型肥料,渠道商的利润至少可高达50%,有的甚至更高。这在常规产品价格日渐透明,销售几近微利的情况下,无疑是极大的诱惑。 章四平 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