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供销

杨梅采后施肥要注意点啥

  杨梅是浙江主要的特色水果,栽培面积120多万亩,种植效益良好。目前正是一年一度的杨梅采摘高峰期,为保证第二年杨梅产量和品质,果农们在合理修剪、及时防病治虫、做好清园工作的基础上,要特别重视杨梅采摘后的施肥技术。
  1.需肥特性。杨梅树根系具菌根,有固氮作用,一般不需大量氮肥,对磷素的需求量低,已采果的成年树对钾肥要求较高。偏施氮肥的杨梅园,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而减产;磷肥过多会造成某一年的结果过多,甚至全部果实都呈畸形、僵硬、小果、味酸、着色不良等。而施用钾肥对提高果实品质有较好的效果。杨梅栽植以山坡地为主,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较低,且表土易流失氮、磷、钾肥,实际施肥量要比理论值略大些。另外,还应考虑树体养分水平,树体生长势强,养分积累亦多,反之长势弱,养分积累亦少。
  2.施肥时间。杨梅树由于春夏两季树梢的生长和开花结果,消耗了大量养分,7-8月份又是花芽分化和秋梢生长期,秋梢的生长好坏直接影响到第二年的产量。因此,采摘后施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施肥时间一般以杨梅采摘后15-20天为佳。
  3.施肥数量。杨梅树施肥应根据需肥特性、树体养分水平和土壤条件,从平衡树体养分出发,合理配比使用,氮磷钾三要素配比因杨梅品种不同略有差异,大致为1∶0.5∶2.6。特别要强调的是,杨梅树不宜单独施用磷肥,以免降低杨梅品质。冠径3.5米或株产50公斤以上的杨梅树,以中氮低磷高钾杨梅专用肥为宜,每株可施惠多利杨梅肥(氮磷钾配比为10∶5∶25,含硫S)1.5-2.5公斤,同时配合施入腐熟农家肥40-5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5-10公斤,土面覆盖稻草;对过弱的树可增施尿素0.3—0.5公斤,硫酸钾2公斤左右(或草木灰10―15公斤)。施肥方法以环状施肥为主,沿树冠滴水线环状开沟,施肥后覆土。也可采用穴施或放射状施,促进根系向外延伸,扩大树冠。
  浙江省农资商品应用技术顾问团专家、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 陈一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