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邮票小天地 抗战大情怀

  中国抗战邮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淀与演绎,已自成体系、渐成规模。这一凝聚着国人情感、国家历史、民族记忆、时代烙印的“大历史”、“大题材”,仅就集邮主题性而言,无论是历史、政治、文化、军事等诸多主题均可融入与贯穿。“大抗战”主题不但是中国集邮主题中的主旋律,也是中国集邮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主流话题。
  不同时期的抗战记忆
  抗战题材的纪念邮票,相信人们并不陌生。自1945年抗战胜利以来,中国邮政总共发行了5套纪念邮票,即纪16“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1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J117“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1995-17“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2005-1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这5套纪念邮票一经问世,广大集邮爱好者及普通民众争相购藏。
  纪16“抗日战争十五周年”,该套票发行于1952年7月7日,实际上是纪念“七七事变”即全民抗战十五周年。全套四枚,图案内容分别为卢沟桥风云、平型关胜利、欢送新四军抗日、领袖策划反攻,胶版印制,发行量800万套。
  纪1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该套票发行于1965年9月3日,专为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印制。全套四枚,图案内容分别为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影写版印制,发行量500万套。
  这两套邮票,可以说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抗战记忆与观念,没有将“大抗战”概念纳入历史视野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套邮票由于年代久远,设计精美,发行量也较低,至今已弥足珍贵。
  发行于改革开放之后的J117“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开始反映出“大抗战”概念。该套票发行于1985年9月3日,全套两枚,图案内容分别为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影写版印制,发行量1200万套。
  1995-17“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该套票发行于1995年9月3日,全套八枚,图案内容分别为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影写版印制,发行量2500万套。
“芒友会师”纪念滇西抗日战争胜利
  1995-17“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是一套内容相当丰富、视野相当开阔、设计相当精湛的抗战纪念邮票。八枚一套的“大套票”,在中国抗战邮票史上可谓空前,这一超大规模设计,使得“大抗战”概念得以充分体现。
  该套票第五枚“芒友会师”,是指从1943年10月开始,中国驻印军、中国远征军和盟军一起,联合发动的缅北滇西反攻作战。这次重要会战始于中国驻印军从印度的利多以南地区出发,向侵缅日军实施攻击。后来,中国驻印军经过一年多的艰苦作战,先后取得了胡康河谷战斗、孟拱河谷战斗以及密支那等战役的胜利,在中国远征军的配合下,攻克八莫、南坝等地,并乘胜向滇西畹町推进。为策应驻印军缅北作战,中国远征军从1944年5月开始强渡怒江天险,发起滇西反攻,全体将士血战8个月,连克日军重兵防守的腾冲、松山、龙陵、芒市等重要城市。
  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在畹町附近的芒友胜利会师。中国西南国际补给线中印公路遂告完全打通。1月28日,为庆祝这一重大胜利,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盟军在畹町举行隆重的会师典礼。在典礼仪式上,中美联军并升两国国旗,共唱两国国歌。“芒友会师”图案正是反映中、美两军并升国旗、共唱两国国歌的场景。
“百团大战”成为“票中票”
  “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凭精湛设计与大气策划,顺利当选为“1995年度中国最佳邮票”的光荣称号。更为难得的是,1999年12月29日发行的“20世纪回顾”纪念邮票的第四枚为“抗战胜利”,将“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邮票的第三枚“百团大战”作为“票中票”。众所周知,能够被采纳为“票中票”设计方式的原票,一般而言,均是一个国家邮票史中最具代表性的珍邮。
  在“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发行18年后的今天,该套票的邮市价格已从面值的4.1元悄然升至15元左右。
(摘自《北京青年报》 肖伊绯/文 2013年7月16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