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种植业

高温干旱影响孕茭 后期管理仍需抓紧

  前段时间,常有农民反映单季茭不孕茭或推迟孕茭,茭白种植户遭受损失、有的甚至绝收,为此,省农业厅组织有关农技人员,到茭白主产区调查情况,分析原因,基本明确主要是受今年7-8月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所致。为此,有关专家希望各地切实加强茭白田后期管理,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弥补前期损失。
  茭白孕茭期气温以15-25℃为宜,平均气温30℃以上或15℃以下时,黑粉菌的生长便受抑制,导致不孕茭。而今年7-8月我省各地持续高温,丽水、绍兴、金华、杭州等地的高山、山地单季茭白田灌水困难,田间干旱甚至开裂,高温缺水致使孕茭明显推迟,茎秆拔节;即使孕茭,也造成个头明显偏小,肉质变硬、纤维增粗、表皮发青,品质下降。有的前期已孕茭,高温后停滞发育,气温降低后孕茭的基本呈2层楼状态,茭白肉可食率大大降低,基本没有商品性。据调查,磐安、新昌、桐庐等地的高山茭白多数田块推迟到8月下旬甚至9月初孕茭,比往年推迟20天以上,单产普遍减少1/3以上,尤其是缺水田块基本绝收。而抽水灌溉和水源足的相对好很多,有冷凉水灌溉的田块则影响不大,亩产量高的在1500公斤以上;而海拔低、孕茭本来就迟的平原茭白影响不大,近期才陆续孕茭上市供应。山区茭农总结的经验是,高温期要尽可能引水入田,尤其是冷水流动灌溉能有效降低茭田温度,减轻病害发生,促进茭白孕茭。孕茭后要适时采收,高温易导致茭白产生壳里青现象,高温季节茭白应适当提早采收,而不能一味等到露白时才采收,以保证茭白质量,提高茭白商品性。
  当前气温已回落,有利于茭白正常生长,平原单季茭白已陆续进入孕茭采收期,双季茭白秋茭也即将进入孕茭期,茭农要加强管理,可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施催茭肥,以提高茭白产量品质,增加收入。
晓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