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我省进入森林防火期,同时也进入一年之中林业建设的关键季节。日前,省政府召开全省林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当前的森林防火、国有林场改革、松材线虫病防治等几项林业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副省长黄旭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今年夏季,富阳、上虞等地接连发生10多起燃烧时间超过48小时的森林火灾,其中富阳市鹿山街道“8.6”森林火灾持续燃烧时间超过107个小时,为我省建国以来燃烧时间最长的一起森林火灾,虽然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但损失很大、影响很大。
当前,新一轮森林防火期已经到来,会议要求各地及早研究部署。要广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广泛宣传森林消防知识,努力营造“森林消防、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构建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要严管火源,排查隐患。当前,各地要对森林消防工作开展全面排查,及早发现并排除火险隐患。在高火险时段,要适时发布禁火令,增设临时检查站点,增加临时管护人员,增大巡逻管护密度,严管野外用火。要完善预案,科学处置。新的《浙江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已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并及时对本级《预案》进行修订完善,特别是要根据地形地势和火灾发展态势,科学合理制定扑救方案,确保扑火人员安全。同时,要落实森林消防物资,加强扑救队伍建设和防扑火基本技能培训,确保一发现火情就能迅速出击,出击必胜。
国有林场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现有国有林场108个,经营面积360万亩,职工1.27万人,支撑了9%的森林蓄积量。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广大干部职工在绿化荒山荒坡、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林场经济发展缓慢,职工生活困难。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同意杭州、温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等7个市列入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这7个市已与省政府签订了责任书,要在2015年上半年前完成改革试点任务。
会议要求,各地在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要重点抓好突出公益性质,明确功能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基本生活待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筹措资金,保障改革顺利推进等五项工作,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确保林区和谐稳定。
沿海防护林是我省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在降低台风危害、维护沿海生态安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省基干林带、平原绿化、山地防护林三道防线的布局已初步建成并发挥防护功能,但全省尚有202公里基干林带没有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一些林带林网受风暴潮袭击,林木受损严重;山地防护林整体森林质量不高;林带林网防护功能较弱,后续管护任务较重。会议要求,继续着力抓好沿海防护林建设,真正把它建设成为我省第一道生态线、生命线和风景线。
会议指出,各地要科学防控,严防松材线虫病疫情反弹。要抓好今冬明春疫病除治工作,加强疫木管理,加快松林改造。
会议强调,各地要根据当前的林业发展形势,统筹抓好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森林抚育、林下经济发展等各项林业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林业工作目标,为推进生态文明、美丽浙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沈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