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00只大凤头燕鸥幼鸟和1只中华凤头燕鸥幼鸟从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离,这标志着我国首个“人工引导鸟类选择繁殖地试验”取得成功。
中华凤头燕鸥又名黑嘴端凤头燕鸥,是一种体长38厘米左右的海鸟。据估计全球数量不足50只,一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因其极为罕见、踪迹神秘而被誉为“神话之鸟”。
今年4月,浙江自然博物馆联手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浙江野鸟会等在韭山列岛开始了一项“人工招引凤头燕鸥”试验项目。从5月初开始,项目组人员在预选岛屿上安装了300只从美国定制的燕鸥假鸟以及太阳能供电系统和声音回放设备,并派人24小时驻扎在海岛上实施监测。6月初开始,陆续有少量大凤头燕鸥光顾假鸟区,并作短暂停留。虽然这些大凤头燕鸥最终并没有留下来繁殖,但已令项目组人员兴奋不已,因为此前该岛屿从未有燕鸥光顾,这说明安装的假鸟和声音对燕鸥有吸引力。更大的惊喜来自7月中旬,大批燕鸥忽然在假鸟区聚集停留,并最终留下产卵育雏。最多的时候,有3300只大凤头燕鸥和19只中华凤头燕鸥被观察记录到。
在严密的监测和保护下,这批燕鸥成功繁殖。经确认,到10月初,至少有600只大凤头燕鸥和1只中华凤头燕鸥的雏鸟成功离岛。项目组人员原计划花3-4年时间来逐渐建立韭山列岛繁殖种群,没想到第一年就成功了。
此次人工引导鸟类选择繁殖地试验的成功,将为“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的种群恢复和壮大带来希望,同时也为我国濒危鸟类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鉴于目前中国海鸟和湿地鸟类栖息地普遍受到破坏、生存受到威胁,这项技术也可以运用到沿海及其它湿地鸟类的招引和恢复中去,使我们的海洋和湿地重新恢复鸟类群集、生机勃勃的景象。
林宝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