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真的想不到。仅仅4天,手续就办好了。现在我可以放心建造临时房,并安装烘干设备了。”当接到天台县苍山国土所送来的《设施农用地预审通知书》时,正在田里干活的汤传统满脸喜悦。
如此快速审批,源于天台县再造设施农用地审批流程——审批时限从原来的两个月以上,缩短到10个工作日左右。
近年来,天台县种养大户不断涌现,要求审批设施农用地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该县应时而动,有效整合“串联式”审批模式,彻底改变以往“先审批后建设”的习惯性做法,实行“申请-预审-建设-验收”新流程。“从表面看,似乎增加了审批环节。事实上,业主要做的就是提交用地申请,剩下的就是领证。其他事情,都交给政府部门来做。审批部门从5个减到3个,职能下放到基层站所。之所以设立验收环节,目的是防止改变土地用途、耕作层破坏等,从而确保土地利用效益。”天台国土局范平炉解释了个中缘由。新规定明确,业主向当地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当地政府组织农业、国土、环保等部门进行实地踏勘并定桩放样,符合条件的下发《天台县设施农用地预审查通知书》。考虑到业主经营实际,该县同时把批准使用期限从原来的2年延长到5年,并可办理延期手续。
对汤传统来说,流程再造,提速增效,意味着种粮收入的增加。他细细算了一笔账,2013年种植单季稻500亩,按亩产600公斤计算,总产量30万公斤。由于缺少烘干设施,只能雇用民工,运到三五里之外甚至更远的地方去晾晒,成本高达每公斤0.6元。如果有了配套设施,采用烘干机,成本可降到每公斤0.2元。仅此一项,就可增收12万元。
许 渊 杨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