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草莓采收期,天气寒冷,草莓易受冻害,且棚内湿度大,灰霉病等病害容易高发,对草莓生产很不利。有关专家提醒,要做好草莓苗的保温防冻、掰叶、除无效花枝、施肥等工作,合理用药防病,确保草莓产品质量安全。
保温防冻。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18-24℃,湿度在60%以下,夜晚保持在5℃以上。当棚内夜间最低温度在5℃以下时覆盖内棚膜,合理调控温湿度,提高植株抗性,防冻防休眠。温度升高后及时揭去棚内多层覆盖物,通风降湿,增加光照。
加强肥水管理。分别在每批花序顶果开始采摘前和采摘盛期用不含氯高钾复合肥(N:P:K=12:9:24)15公斤追肥一次,浓度控制在0.2-0.4%,并用0.1-0.2%磷酸二氢钾和多元素肥进行根外追肥。第一批果采后、第二花序现蕾时再追肥一次,宜采用滴灌追肥及根外追肥,促进第二花序坐果膨大。
适期采收,防止污染。草莓宜完熟后在清晨或傍晚采收,注意采收工具清洁卫生。采收时要求果柄短,不损伤萼片和果面,要求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并进行分等分级,避免产品污染。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后装篮装箱,并粘贴追溯标识。运输时轻搬轻放。
重点防治灰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灰霉病喷雾药剂可选用50%烟霉胺(凯泽)1200倍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乳剂1000倍液,或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烟熏剂可选用15%腐霉利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用药200-250克(4-8枚),闭棚烟熏,次日开门通风,连续使用2次。白粉病掌握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用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1500-2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要求喷药均匀周到,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