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浦江县黄宅镇华塘村内的小道往西南方向前行700米,一栋栋青砖石瓦的牛舍便映入眼帘。养殖户黄锋剑说,这就是为了配合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而新搬迁的养殖场。
污染零排放
“经过干湿分离后的污水通过地下管道进入沉淀池进行再一次沉淀,在隔壁的两个沼气池经过高温消毒和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煮饭、烧水,既节省了能源,又解决了养殖场的排污问题。”黄锋剑说,发酵后产生的沼液如果直接排放也会产生污染,因此,在政府补贴政策的扶持下,去年他又新购置了一辆专门用于采集沼液的槽罐车,用槽罐车将采集到的沼液运送到农户的果园中、菜地里,基本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但污水的沼气化利用并没有完全解决养殖场的污染问题,黄锋剑的养殖场里的130余头黄牛,每年产生的牛粪便在800-980吨之间,这么多的牛粪怎么解决呢?“牛粪是种植蘑菇的最好原料,一头牛一年所产的牛粪可种一亩蘑菇,牛粪还可用于养殖蚯蚓。”黄锋剑说,养殖场在实现排泄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基本实现了污染零排放。
养殖科学化
据黄锋剑介绍,他不但治污走在前列,在养殖方法上也不断摸索、创新。
两年前,他偶然了解到用中药渣喂养山羊不但省钱,饲养出的山羊还十分健康。那是不是可以用中药渣喂养黄牛呢?黄锋剑立马联系了部分中药厂和制药厂。订购到一批中药渣后,他将其与豆渣、玉米秸秆等辅助饲料混合,配制了一套成本低的育牛日粮配方。
实践证明,黄锋剑成功了。“用中药渣作为配料饲养出的牛十分健康,平常很少生病,而且牛肉的嚼劲也更好了。”黄锋剑说,以前一直都用玉米粉和稻草作为饲料。“玉米粉的价格在1元一斤左右,一头牛一年需要吃3000-5000斤左右的玉米粉,每年需要3000元的饲料费。”黄锋剑说,中药渣3-5分钱一斤,一头牛一年只需要1500元左右的饲料费,省下了一半多的费用。据估算,用中药渣代替玉米粉,每年至少可以省下20余万元钱。
走向致富路
如今,黄锋剑已经成为浦江县养牛数量最多的养殖户。黄锋剑说,浦江市场上牛肉销量非常可观,下半年每天至少需要50头牛,牛肉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以前,黄锋剑贩牛卖牛。“刚开始,我直接将牛从云南贩卖到浦江,不养殖。”黄锋剑说,从云南市场挑选来的牛身上都写有编号,但经过2天的长途运送,牛身上的编号都掉没了,具体哪头牛是多少钱买来的都不知道了,经常会将4000元买来的牛当3000元的牛卖出去,第一年卖牛还亏了几万元钱。
一年之后,黄锋剑掌握了如何辨别和挑选品质好的牛,也摸清了市场行情。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从云南贩卖回来的牛经过长途运输,会瘦不少,而且看起来很没有精神,销售价格就要低很多。为此,黄锋剑又筹集资金建牛舍,将贩卖回来的牛养殖一段时间后再销售。
“我每年过年后就去云南的农户家里直接挑选黄牛,经过大半年的养殖后再进行销售。”黄锋剑说,从云南直接贩牛到浦江,一头牛只能赚200到300元钱,但经过养殖之后,除去各种饲养成本,每头牛还能净赚2000多元钱,每年净收入可以达到30万元到50万元。
黄锋剑说,未来他将继续探索科学有效的饲养模式和管理方法,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将养殖数量扩大一倍以上。
何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