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北仑华岩寺花之约园艺基地大棚里,一株株火龙果丝毫没受到冬日寒风影响,首批果实已经采收,这些热带水果能在这里安家,多亏了钢架大棚良好的保温效果。去年葡萄采收完毕后,位于太河路的清泰水果园请来工人将原先简易大棚拆掉,建起了连栋钢架大棚。负责人朱孟定说:“前年改了一部分,效果挺好,葡萄提前20多天上市,所以下决心再投100多万元改建了1.3万平方米的大棚。”
大棚作为农业设施之一,分为好多种,材质也各有不同。“早些年,一般蔬菜地里采用大棚比较常见,如竹大棚或镀锌钢管大棚等,可以延长蔬菜采收期,反季节种植,增加农户收入。”北仑区农机管理站负责人介绍说,近几年一些农业合作社或者种植大户采用抗压性、保温性、通风性更好的钢架大棚和玻璃温室,满足经济效益更高的兰花、火龙果、猕猴桃等非本土花木、水果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
相比简易大棚,钢架大棚和温室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的作用也是明显的,去年夏天持续高温干旱,该区春晓镇有几个农户种的露天猕猴桃基本上被烤干,没有收成,但小港街道汪贵章的猕猴桃有幸躲过一劫。日前,笔者再次走进他的大棚里,奇怪的是棚顶敞开着。他说:“修剪后的猕猴桃藤处于休眠状态,打开棚顶是为了让低温冻死土壤中的害虫,等到2月份,再拉起来,提高棚内温度,促进植株萌芽。”
据悉,早些年还是普遍露天种植的葡萄,近几年纷纷“住进”棚内,去年刚通过验收的4000亩小浃江葡萄产业示范区中,一半多面积搭建了钢管大棚。小港街道农办负责人说:“小港葡萄名气大,除了面积多,品质也在不断提高。10年前,丁家山村民搭起第一个大棚;如今要想葡萄卖出好价格,必须搭大棚。而农户都认为,这些年,街道坚持对农户搭建大棚进行补贴,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设施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之一,能节省人力,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效益。大棚的升级换代还只是第一步,温室中配备智能化设施,例如温控、水肥自动化灌溉系统等已经有人开始尝试,并尝到甜头。”北仑区农机站负责人说。
据悉,2011年开始,宁波市出台相关政策,将设施农业纳入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其中钢架大棚按照每平方米25元至30元进行补贴,而玻璃温室由于造价高,给予每平方米200元补贴。“折算起来,平均补贴额度在30%左右,这对有条件改善农业设施的大户、合作社来说,确实是很有吸引力的。”该负责人说。
据悉,2011年,钢架大棚和玻璃温室补贴总面积近1.5万平方米,而去年已经增加到近3万平方米,连续三年补贴面积7万多平方米。此外,还有一些没享受补贴的,保守估计全区钢架大棚、玻璃温室面积至少在15万平方米以上。
虞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