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言论

  培育核心农户正当时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周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形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应对当前农业经营方式面临新挑战的有效举措。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任务是发育市场、完善制度、培育核心农户。
  什么是核心农户?李周分析认为,在专业农户中,人均收入低于非农户的农户为传统农户;人均收入不低于非农户的农户,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核心农户。核心农户是具有自生能力的农户,是实行企业化经营、融入市场体系、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户,包括家庭农场,提供外包服务的农业大户或从事农业的公司等。
  农业以核心农户为主体,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助于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商标注册,有助于保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他建议:以土地流转和农地经营权入股等措施,促进土地经营权与承包权分离,促进核心农户发展;政府在技术、信息、人才培养、农户合作等方面提供服务,为核心农户的成长创造条件;创新农村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
莫让环境污染侵蚀乡愁
  ——《光明日报》近日载文说,故乡在农村的人们,以前谈及故乡沦陷,大多是指人口的流失、乡村的凋敝,但是这两年,污染逐渐困扰人们心头。不少人的故乡环境都在企业扩张、经济利益的攻伐下节节败退。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这些曾经困扰大城市的病症,开始一一在农村显现。
  农村污染受到的关注,却远不如大城市。这一方面由于农村的位置分散,单独看,每个农村的污染问题都不及城市集中;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和话语权的缺失。村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环境在遭受污染,但是却毫无办法。又或者,因为污染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而不得不默默忍受。
  更危险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面对大城市治理污染时,就把企业搬到中小城市;等到中小城市环境问题凸显,准备治理时,又把污染企业搬到县、乡镇去。这些地方政府想到的不是解决污染源,而是把污染源搬到关注度更低的地方去。因为距离大城市越远的地方,受舆论关注越小。于是,在城里人抱怨雾霾严重、自来水不达标、垃圾围城的喧嚣声中,一座座乡村也正在静默中沦陷。
  每一个离家的人,在回望故乡时都不希望看到煤尘和污水。正如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来的,要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