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东塍镇岭根村,因坐落在山岭脚下而名,又因村中王姓,又称岭根王。这个神奇的村庄,不仅孕育了历史传奇、革命先贤,将星璀璨,还孕育了璀璨的非物质文化。
未到岭根村,远远已见一巍峨耸立的牌坊。这是岭根村的标志性建筑,在岭根村民心中的分量和“鹏雕”在临海人心中的分量有异曲同工之妙。近看,牌坊尤为高大威严,几座石兽守卫,在阳光下显得尤为庄重。细看坊上悬“圣旨”和“升平人瑞”额,两边柱上有副对联:“花甲重逢增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添一度春秋”;牌坊背面坊悬“恩荣”和“黉序耆颐”额。
据介绍,这个牌坊是清乾隆皇帝御赐,为岭根村百岁老人王世芳而建的“百岁坊”。王世芳历经康、雍、乾、嘉四个皇帝,40岁中秀才,80岁选贡生,96岁官遂昌县训导,乾隆年间两次进京为皇太后祝寿,并受赐“黉序耆颐”匾额。乾隆皇帝在养性殿绘世芳像悬挂,并以诗赠之。寿王王世芳历经康、雍、乾、嘉四朝盛世,做到七世同堂,寿终140岁(也有人根据对联“古稀双庆添一度春秋”一句推测为141岁)。总之,如此高寿的人世所罕见,好在村里流传数代,保存了其养生秘方:“吾惟知屏思虑,节饥饱,顺天和而已。”
都说岭根为“将军村”,是有道理的。听介绍,沧海桑田,700多年的岁月里,名留青史的岭根人便有数十人之多,尤其是王氏后裔,可谓人才辈出。据宗谱记载,南宋至清乾隆年间,村里有数人相继出任朝廷“屯田郎中”、“吏部侍郎兼学士院”、“资政殿大学士”、“左光禄大夫”、“国子监司业大夫”等官职。在近代史上,岭根更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史可考,有据可查的民国将军有8位,此外岭根也培育出不少当代名媛。
在岭根老街街口,跨溪而建一座凉亭,即名为“将军亭”。为了纪念村里出的那些优秀将领,分别是:王萼、王纶、王维、王辅臣、王义斋、王大钧、王吉祥。在辛亥革命期间,出现了王文庆(临海现有一条“文庆街”以纪念王文庆)、王素常等革命志士,其中王文庆一生奔走国事,艰危备尝,身后无一钱一粟可遗。
故此,临海出东门,海门上北岸颇有盛名,有“岭根王一斗芝麻官”之雅称,形容此地出官员之多。辉煌历史,令人震撼。
村中7位将军中,除了王大钧故居,王文庆故居的一小部分前些年因火灾被毁外,其它的故居都还在。甚至更为久远的寿星王世芳、王梦之等的故居都保存完好。
这些老宅青砖黛瓦,巍峨高大,各具建筑艺术特色,马头墙层层叠叠,显示当年主人身份的不凡,特别是那墙面的纹饰、外墙上的灰雕等建筑装饰上更讲究,更精美精致:那地面鹅卵石铺设的图案,整齐有序,不仅有几何图案,更有鲤鱼、铜钿等,还有那均匀排列的木条构成的窗棂花窗间,又附以漂亮的小饰物,或衬以花瓶、小猴、小鹿、蝴蝶等图案,造型精细,技艺繁杂精湛,简直就是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无不让人驻足观赏,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