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等了1个多小时,就从上垟信用社拿到了10万元贷款,贷款利率还比以前优惠36%。”近日,龙泉市首个村级担保合作社——上垟镇花桥村惠农担保合作社成立,马上德和村里其他6个村民“抢鲜”体验后一致认为:“很划算,也很方便。”
农村产权权能不完整、流转不开放,是深化农村改革中亟待突破的瓶颈。在实施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试点中,龙泉试水由当地村民共同出资60万元组建合作社,像马上德这样的农户,其山林、农房、土地等资产,经过惠农合作社价值评估,可直接到农信社申请抵押贷款,不需要再提供基地担保。“利息也很划算。”马上德给笔者算了笔账:贷10万元,以前一年利息要11280元,现在只要7200元,实打实少了4080元。一年省下的利息,可以多种2000多袋香菇,算起来能增收万把块钱。
“以前给农户放贷,首先要进行贷前调查,不仅费时费力还不准确。”龙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宋武龙说,现在这部分工作由担保合作社来办,他们和农户彼此知根知底,费事不多,准确率也高。
在义乌做餐饮生意的陈仲友,听说村里成立担保合作社,家里的房屋也能作抵押物,特意从义乌赶回来,用自家房屋抵押贷了5万元。他说:“按照以前的政策,农村房屋不能用于贷款抵押,贷款必须找人担保,费时费力,还欠人情。现在这种形式灵活、方便。”
无论是抵押物的流转还是贷后管理,有了合作社的介入都方便了很多。比如农民的林地抵押,万一贷款到期无法偿还,林业主管部门和银行很难将抵押的林地拿去自己经营,而抵押给村里的合作社,如果到期不还,合作社就可以流转给其他有能力的农户经营,资源得到盘活。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张波认为,花桥村建立惠农担保合作社是龙泉继新型林权流转模式后,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工作的又一创新做法,是践行普惠制金融的有益探索,为全省乃至全国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雷蕾 鄢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