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农机化

农机农艺融合 机械化育秧更高效

  近日,杭州科伟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开着插秧机在田间“铺绿”。看着一盘又一盘的早稻秧苗被插种到田里,合作社负责人丁科伟终于松了一口气:“今年用的几个新技术看来是成功了。”
  科伟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萧山区戴村镇,走进合作社的玻璃育秧温室,令人惊奇的是,这里没有了往日层层叠叠的育秧架子,一盘盘已经播种好的秧盘直接叠放在地上,一层叠两盘,数了数,足有近20层。
  看到笔者疑惑的眼神,丁科伟忙着解释:“这是我们新采用的一种育秧工艺,叫做叠盘暗化出苗技术。只要将这些秧盘像这样叠在一起,再在外层覆盖黑色的遮阳网,3天之后,种子就能顺利出苗了。”
  据了解,叠盘暗化出苗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出苗整齐度,对育秧中心来说,更显而易见的好处则是大大提高了场地利用率,节省了育秧成本。“这个玻璃温室有156平方米,原来最多只能放置2000盘秧盘,可机插水稻约80亩。现在架子拆掉之后,最多可以放置8000盘,利用率足足提高了四倍。”丁科伟告诉笔者。
  新农艺的使用,腾出了大量的可利用空间,该合作社新购置的一条水稻秧苗自动输送架也终于派上了大用场。
  “原先玻璃温室里只剩下过道给人走动,现在拆了架子之后,空间大了,就可以把这几十米长的秧苗自动输送架直接搭到温室里,减少了人工搬运,大大提高了育秧进度。”丁科伟说道。
  一旁正忙着将秧盘叠放整齐的社员吴芬茶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她说,原先播种完的秧盘需要一个人推车去搬运,然后再拿到温室里放到架子上,四个人轮流都忙不过来。现在有了这条运输架,不用两头跑了,两个人就能轻松搞定。
  如今,随着育秧、插种等环节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机省工省时省力的优势更加明显,有力推动了粮食生产的扩面。据预测,今年萧山区早稻机插面积将超1万亩,比去年增加40﹪以上,实现机插面积年年有增长。
史健岚 李鉴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