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农机化

应支持农机新产品及时进入市场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农机化事业和农机工业飞速发展,由此带来了农机工业投资热,农机新产品开发也迎来热潮。
  然而,与其他机械产品和生活消费品相比,农机新产品的入市并不顺畅,市场和农民急需的新产品投放市场较慢。
  目前,在农民购买能力还不强且对购机补贴的依赖性和期望值都很高的情况下,除小微农机产品外,多数农机产品很难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进入市场。
  根据规定,列入购机补贴目录的产品应获得省级以上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尚不具备实行推广鉴定条件的新产品申报时须提供选型鉴定报告、用户使用意见,农业机械选型鉴定报告应由省级以上农机试验鉴定机构按照已批准的选型鉴定大纲出具。像小麦收割打捆机、履带式旋耕机等新产品要先制定出推广鉴定技术指导文件才能安排鉴定,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鉴定等待时间和工作量。
  近几年,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数量激增。据悉,2013年国家农机鉴定总站收到的推广鉴定申请是2012年的1.9倍,受理立项1895个,是上一年的2.1倍。各省的鉴定工作量也非常大。农业机械的试验和鉴定受农时限制,季节性非常强。补贴申报是一年一次,情况稍有变化,试验或鉴定就会推迟一年或更长时间。因而,企业新产品试制至少三年方有可能进入补贴目录,才能够开始市场销售。
  政府对农机新产品选型和鉴定有利于保护用户的利益和市场秩序,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补贴市场环境下,是否可以通过增加申报次数、引入市场机制、加大对急需产品的补贴力度等措施,让急需的农机新产品及早进入市场,这值得政府和行业一起来探索。
宁学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