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蔬菜年种植面积达3亿亩,年产量约7亿吨。从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来看,我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蔬菜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带动千百万农民劳动就业和致富的大产业。然而迫于用工难、用工贵等诸多因素,当前蔬菜产业亟需朝机械化方向发展。可喜的是,近年来,蔬菜产业各个环节的机械化难题正在逐一攻破,农民对机械化作业欣然接受,蔬菜产业机械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然而,就当前来看,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仍在低位徘徊,很多作业环节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机械化水平低,与产业地位不相符,与产业需求也不对应,蔬菜生产机械化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有专家表示,蔬菜机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
加强调研,科学规划蔬菜生产机械化区域发展战略。各地应对在摸清产业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对蔬菜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到解决蔬菜生产机械化问题的突破口。要进一步提升蔬菜标准园建设水平,推进蔬菜生产向更高层次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为机械化生产创造更好条件。此外,应制定发展目标,明确不同生产区域、主要蔬菜种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发展模式与主推机型,实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加大投入,切实提高蔬菜生产装备技术供给能力。从研发重点来看,露地蔬菜与设施蔬菜要一起抓,作业装备与设施结构要一起抓,钢架大棚与日光温室要一起抓;从支持投入渠道来看,加大科研投入与倾斜购机补贴要一起抓;从技术应用重点来看,蔬菜生产的机械化要与省力化、信息化技术一起抓。蔬菜生产装备技术研发的重点,应该包括专用化底盘、精细化整地、精量化播种、高速化移栽、轻简化收获等几个方面。
创新机制,合力推进蔬菜生产机械化推广应用。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蔬菜生产效益为根本出发点,统筹蔬菜生产农艺与农机融合的问题。在加大力度研发和优化作业装备技术、提高机械装备保障能力的同时,还要以如何适应机械作业、发挥机械作业效率为核心,研究设施结构优化技术、栽培农艺优化技术、机具选型优化配置技术等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动多部门、多单位、多学科间的协同,形成合力,开展集成创新,使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组装成套。 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