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衢州市衢江区大力扩种马铃薯、蚕豌豆等冬季作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农民收入。2013年,全区旱粮种植面积 12.95万亩,总产21.16万吨。近年来,专业从事旱粮生产的粮食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队伍逐渐发展壮大。2014年,全区计划建设番薯、大豆等旱粮生产基地5个,面积600亩,基地内实行旱粮生产良种化、栽培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产品无害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
发展旱粮生产,衢江区提出五大抓手,一是鼓励和引导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实现统一收购与销售。培育发展一批旱粮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农业龙头企业,引导成立旱粮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从资金、贷款、用地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支持他们建基地、打品牌、连市场、带农户,提高旱粮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产业化经营。二是鼓励、支持和引导将玉米、大豆、番薯、马铃薯等传统鲜食旱粮加工成米线、粉条、薯条、豆制品等商品,提高旱粮的附加值。三是科学制定旱粮生产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区域。通过加强组织引导,合理布局规划,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发展,改变种植规模小又分散杂乱的生产模式,统一布局,统一品种,统一技术,形成品牌,提高生产效率和土地利用率,促进旱粮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地力培肥,改善旱粮生产条件,促进旱粮产业的发展。五是重点发展冬春季旱粮,突破夏秋季旱粮。在作物品种上,按照规模主导品种与多样化的高效鲜食品种相结合原则,重点发展薯类、豆类、玉米等旱粮。充分利用冬闲农田种植大小麦、蚕豌豆,利用山坡地种植大豆等作物,扩大旱粮种植面积,减少耕地抛荒,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周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