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省政府

约谈

十一

  个


市、区

政府
领导
督促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半年就要过去,省政府制定的畜牧业转型升级目标完成得怎样?6月20日下午,省政府以视频会议形式,约谈了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两项工作进度相对较慢的11个县(市、区)政府领导,就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副省长黄旭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4月下旬以来,省政府派出6个督查组,对全省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查显示,去年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部署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以来,全省有畜禽养殖的86个县(市、区)均出台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大多数县(市、区)都按照省政府要求建立了由乡镇服务机构或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运行机制。80个应建县(市、区)中,已有78个出台动物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方案,台州、嘉兴、丽水、温州4市已基本建成动物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网络。全省92%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村)落实了监管责任人员。但各地在推进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地方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进度不快,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一些地方在调量提质把握上不够科学,具体工作上存在简单化;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建设进度急需加快;基层监管服务力量不足问题依然突出。
  黄旭明在约谈会上指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首先是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背景内涵,思想通了工作才能顺。二是要切实抓好推进方案的落实。6月底前未能按要求完成无害化处理厂建设的地方,必须在今年10月底前建成,并建立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不到位的,在今年10月底前必须到位。三是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进度滞后的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要尽快协调解决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遇到的用地、资金、环评等问题。与此同时,要统筹协调各级部门力量,加强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