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为了帮茶农增收他想了一个又一个办法

  嵊州市石璜镇溪西龟山茶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尧兴,从采摘春茶开始至今就一直忙于收购青叶、炒制珠茶,“只要市场有需求,我一定将青叶收完为止,只要茶农满意,自己少赚一点劳务费也没关系。”他说。
  近日,笔者走进黄尧兴的茶厂,只见大厅里堆满了刚采下的青叶。“平原茶叶(夏茶)采摘基本结束,怎么还有这么多青叶?”一位前来售卖青叶的茶农颇有点不解。黄尧兴告诉他,本地茶叶采摘虽然结束,但由于平原与山区气温差异大,现在山区茶叶刚开始采摘,当天收购的青叶大部分就是从山区运来的。据悉,别的茶厂一般只收几天青叶,现在已基本停收,在当地只有黄尧兴一家敞开大门收购,因此收购青叶数量特别多,近来几乎每日加班加工炒制茶叶。据统计,他今年收购的春茶青叶达183担(每担为50公斤),预计夏茶可突破200担。
  黄尧兴是个失去了右手的残疾人,但他身残志坚,尽管自己不是村干部,心里却总盘算着如何使溪西茶叶专业村再度兴旺起来。尤其是自己手臂被蛇咬伤而截肢后,他一直想找到适合自己和其他残疾弟兄做的工作。2007年,他与一朋友多次赴安吉、长兴等白茶产地考察学习,认为白茶产业前景广阔,在石璜镇则还是一片空白,便动起了种白茶的脑筋。为了让白茶落户溪西这块土地,他当年就从安吉引入白茶苗,全村种下了30亩。到2009年,全村白茶种植面积达112亩,黄尧兴一人就种了32亩,成为嵊州市最大的白茶专业大户。
  白茶种下后,青叶销路怎么办?具有市场意识的黄尧兴,在嵊州市残联的支持下,2009年11月成立了首个以残疾人为主体的龟山茶业专业合作社,他当上了合作社的理事长。站在全村茶农的利益上,他自己筹资以每公斤100元的价格收购全村的白茶青叶,炒制春茶。一开始,由于炒制技术等原因,茶叶的售价不高,经济效益自然不理想。为了将优质青叶炒制出优质的上等茶,他又专门请师傅上门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明前茶最高每公斤卖到了800元。
  为了拓展增收渠道,黄尧兴对白茶只摘一季青叶进行了改革。春茶采摘后,茶蓬新芽茂盛,不采摘可惜,于是去年他像其他茶园一样,剪下白茶园青叶加工珠茶,结果首次尝试就获得成功,不仅不影响第二年的产量,还增加了茶农收入。他32亩白茶剪下青叶炒成珠茶产量达到20担,收入达到6000元。
  不少地方的茶农一季茶叶采摘结束后,都会对茶蓬进行一次修剪,而不少剪下的青叶其实还可以利用。有经济头脑的黄尧兴从去年秋开始收购修剪后飘落在地上的青叶(最差的青叶),通过整理加工成珠茶,去年达到93担,以每担260元计算,可增加产值24000元。今年春季,他与广东一家企业达成协议,专收老茶叶,不需整理,杀青揉捻后用太阳晒干即可,每公斤可卖到3.6元。今年他在自家茶园收回老茶叶1000多公斤,收入达到3600多元。因此,他准备敞开收购老茶叶,让茶农增加一条创收渠道。
沈荣方 沈奎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