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乐了城里人 富了村里人

一只烤全羊富了一村人

  □本报记者 徐琳
  在温州,一种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玩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休闲观光农业悄然兴起。这种集农业生产、农家生活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业态,赢得了都市人的追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前来亲近自然、放松心情,在那里领略田园风光,感受乡村气息,唤起童年回忆……
新奇园林引来四方游客
  镜头一:从温州上高速,一路往南,驱车半小时左右,从瑞安市飞云出口下高速左转,映入眼帘的便是雅林现代农业园。走进园区,一边是露天的花海和果园;一边是整齐的钢架大棚,棚内除了西瓜、番茄等常规植物,还有佛肚树、光棍树、大王椰子等200余种热带植物。这里每年都会定期举办郁金香节、香草节、葵花节等活动,吸引着游客前来观赏。
  “我们以产业为依托、休闲为特色、科技为动力,将农业生产过程作为观光卖点来吸引游客,仅2013年,园区接待游客就超过45万人次。”雅林现代农业园总经理江建娜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雅林现代农业园在温州迅速蹿红。然而,在2011年开业初期,很多人并不看好“雅林”。为一个农业观光园投入近5000万元,“雅林”靠什么赚钱?这些花花草草,对于当地人有多大的吸引力?这是不少人心里的疑虑。不过,“雅林”很快就把“问号”改成了“感叹号”。园区门口拥有300个车位的停车场,一到周末,车就停得满满当当,餐厅170个桌位供不应求,这些都充分证明了“雅林”的魅力。
  据江建娜介绍,雅林现代农业园从2009年开始设计、规划,两年后,完成温室大棚、道路、沟渠等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园区内有现代化的设施栽培面积近60亩,包括水培园、百果园等9个连栋大棚,常年种植各种蔬菜瓜果。另外,还有100余亩面积的花卉展区,分别种植郁金香、向日葵、薰衣草、菊花等。
  新奇,是雅林现代农业园的一大卖点。拳头大小的红色西洋南瓜、状如细蛇漫布半空的蛇瓜、砍掉一段果实能自己“复原”的砍瓜、树柄会流出有毒“牛奶”的光棍树……这些新奇的植物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科技,是雅林现代农业园发展的依托。在雅林现代农业园里,随处可见现代科技的影子。园区内全面使用高频杀虫灯、黄板、防虫网、昆虫性诱剂及生物农药等杀虫技术;发展蔬菜、瓜果无土栽培;开展蔬菜、瓜果的树式栽培,充分挖掘单株作物的最大增产潜力;同时还积极推广农家肥两段发酵灭菌法,把固体农家肥转化为有机液体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业新科技目不暇接
  镜头二:从苍南县观美高速出口开车驶上新78省道,路边一座巨大的鸟巢型建筑,吸引着路人的眼球,这是苍南县灵溪桃湖农业生态园的标志性建筑。未来农业怎么样?逛一逛这座生态园,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园区里面涉及建筑工程、环境控制、机械传动、新材料等多个学科的现代农业科技让人目不暇接。
  农业生态园的主人叫陈忠何,今年34岁的他早年在新疆开矿。或许是因为父母都从事农业的关系,他对土地有着不一样的情感。2012年,陈忠何联手台湾著名香草专家王调仪,投资3亿元在老家苍南县打造灵溪桃湖农业生态园。
  “现代农业需要不断注入科技、信息和资本,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化的品牌农业和效益农业。”陈忠何坚持自己的理念。虽然苍南拥有大规模的番茄种植业,却没有一个育苗中心,这让他难以理解。所以,他打造“番茄王国”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浙南闽东最大的集约化、工厂化育苗中心。
  鸟巢型的智能温室,是陈忠何的“番茄联合国”。温室直径为50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虽然占地面积不算大,但通过钢架构建的立体栽培方式,收到了占地面积×N的效果。这里的番茄栽培方式,一只手都数不过来。单以“土壤”来说,就有沙培、基质培和稻草培三种。温室中间是一段螺旋状盘旋到顶的立体化鱼菜共生系统,鱼类的养殖水顺流而下灌溉梯面植物,不需要另外施肥就能实现有机栽培,经过植物吸收过滤净化的养殖水,又可以回到鱼池,实现养鱼不换水。这个充满科学味的“鸟巢”,每天都吸引着游客们前来参观。
  和台湾农业企业的几次接触,让陈忠何的“番茄王国”梦想再次扩展,一个由“番茄王国”、台湾水果、香草项目相结合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呈现在人们面前。
  记者在生态园内看到,从台湾引进的“百香果”、“树葡萄”、“牛樟”及可以进行快速繁殖的“竹柳”产业化等项目已经启动;台湾技术和苍南杨梅相结合的“杨梅凤梨酥”和“圣奥”牌木瓜、圣女果、金橘、草莓蜜饯等产品陆续上市。在这里,大陆游客不用出境就可以实现台湾水果采摘游的愿望。不久的将来,摄影基地、香草食品、精油提炼、日化用品加工等都将在这片土地上萌芽成长。
  镜头三:走过一条30多米长的铁索桥,映入眼帘的是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古村落,四周山色青翠欲滴,桥下溪流潺潺而过,汇聚成碧潭,清澈见底,令人忍不住想下水嬉戏一番。袅袅炊烟升起,循着香味,前来休闲的游客拾级而上,走进一家家农家乐享受美食。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门廊上的大红灯笼映衬着乡村夜色,显得格外静谧……这是永嘉县岭上村的真实写照。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据当地人介绍,岭上村初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个曾经连温饱也难以解决的穷山村,如今却成了旅游聚集区。蜕变,来源于农家乐的发展。“山里人之居”的老板金邦乾是村里第一个办农家乐的。据他介绍,2002年,随着楠溪江旅游业的发展,景区游客数量激增,餐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岭上村就位于距石桅岩景区小三峡入口约3公里处,地理条件的便利加上古村落的自然景观,让他萌生了开农家乐的念头。
  2002年9月,“山里人之居”开门迎客,可生意一直红火不起来,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5年。“餐馆没有特色就很难吸引客人。”金邦乾说。为改变这一状况,他专门从新疆引进了烤全羊的技术,推出特色菜——“烤全羊”。2005年农历正月十六,“烤全羊”一炮打响。从此,餐馆的生意不断火红。旺季时曾卖出1000多只烤全羊。村民们亲切地称金邦乾为“羊代表”。
  在金邦乾的带动下,岭上村的村民纷纷办起了农家乐餐馆。如今,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经营农家乐。“我们村本来连温饱也成问题,如今大家都能买得起小轿车了!”据金邦乾介绍,2013年,岭上村人均收入超6万元,年客流量26万人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客流量起码要比去年增加30%。”
  到达岭上村时已近傍晚,道路两旁停满了来自上海、杭州和温州等地的车辆。溪边有孩童嬉戏,岸边有人喝茶聊天,看着这一派怡然自得的景象,记者也想在这里住上一晚,体验一回小山村的农家生活。“现在是旅游旺季,住宿爆满,整个村子都没有房间啦!”金邦乾的一句话,让我们带着遗憾离开了岭上村,可这反而成了吸引我们再次来这里的念想。
  延伸阅读:类似岭上村这样的农家乐特色村,在温州市有38个。另外,全市还建有8个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34个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今年上半年,全市休闲观光农业接待游客888.08万人次,直接营业和游客购物收入6.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24.1%。这几个数据,充分体现了温州休闲观光农业的红火现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