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崇寿镇的许光耀今年第一次试养台湾鳗鳅,从一寸苗养到每尾1两多,只花了三个月时间,5亩的养殖塘收入11.5万元,亩均净利润达7000多元。同样,该市横河镇的陆剑金、徐旭红等泥鳅养殖户,5月份放养的台湾鳗鳅苗也喜获丰收,亩均净利润在5000元左右。
泥鳅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被誉为“水中人参”、“软黄金”。目前,国内外市场(特别是日本、韩国等)对泥鳅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价格达70多元/公斤。但是由于普通泥鳅生长速度慢、养殖周期长、养殖成本大等难题阻碍了其养殖产业的发展。台湾鳗鳅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较低等特点,解决了泥鳅的养殖瓶颈和市场销路问题。
今年上半年,慈溪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台湾鳗鳅在海涂开发的三个淡水池塘(盐度2-6‰)进行试养,发现台湾鳗鳅长势良好、成活率较高,按照当前养殖情况,预期亩产值能达1万元以上。
目前,慈溪市有近9万亩的海涂淡水池塘,主导养殖品种为南美白对虾,但因病害逐年增多,养殖风险不断加大。而台湾鳗鳅以发病少、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利润空间大等优点,正在渐渐成为该市发展名特水产品养殖的主导产品。
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