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南方中晚稻正处于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重大病虫发生防控的关键时期。据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监测,截至8月25日,长江中下游稻区稻瘟病累计发生面积3717万亩,湖南、江西、湖北等部分中稻病叶率达10%以上,高的达30%;江苏、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病虫害发生程度为近十年最重。
针对中晚稻重大病虫重发形势,农业部要求各地扎实开展“防病治虫夺秋粮丰收行动”,坚决遏制病虫暴发危害。一是及时动员部署。细化实施方案,完善防控措施,落实防控责任,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加大监测调查频度和力度,准确掌握水稻重大病虫发生动态,及时研判发生趋势,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严格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和防控技术,指导农民科学防控。三是推进统防统治。发挥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点示范基地作用,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提高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四是开展督导检查。深入防控一线,巡回督查指导,重点检查防控责任、措施落实情况,举办技术培训、开展现场指导。
(摘自《农民日报》 龙新/文 2014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