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琳
本报讯 每年夏秋季,往往是蔬菜淡季,市场上的本地叶菜品种寥寥无几,价格却居高不下。扭转这个局面,现在有了好办法。在9月11日召开的全省速生叶菜生产现场观摩会上,记者见到15种速生叶菜品种。
在湖州“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愚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保障型蔬菜基地的大棚里,“尚美205”、“黄火青”、“双耐”、“新5号”等品种叶菜长得整整齐齐,绿油油的煞是好看。“这些都是今年选育的青梗白菜和苗用型大白菜新品种,主要特点是耐高温、少病害,生产周期短,播种之后25天就可以采收上市。”基地负责人苗发芳介绍,每天有3000多公斤蔬菜从该基地送往各大农贸市场、学校等地。
叶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种类,而夏秋高温酷暑期是传统蔬菜生产与供应的淡季,发展青梗白菜、苗用型大白菜等速生叶菜为主的蔬菜,能及时解决淡季蔬菜短缺、灾后蔬菜供应问题。省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黄国洋表示,下一步将在全省推广这些速生叶菜品种,保障淡季蔬菜供应,稳定淡季蔬菜价格。
除了新品种,观摩会上展示的一些新技术也吸引着大家的眼球。“这个直播机多少钱一台啊?”“操作难度大吗?”“播一亩地要多长时间?”20来位与会代表将一位正在操作菜田直播机的工作人员团团围住,抛出疑问。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菜田直播机是基地新引进的设备,播一亩地只需要40分钟,最重要的是可以节约一半的种子,长出来的菜苗也比人工播种的更整齐。
针对目前劳动力紧张的现状,基地还引进了翻旋耕机、开沟机、起垄机、穴盘播种机等适合大棚设施作业的轻简化机械设备,机器换人,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效率也更高。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蔬菜产业呈现“面积产量稳定,产值明显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抗御风险能力弱、劳动力老龄化加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省农业厅专门组织了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推动产学研机构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促进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障蔬菜供应、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