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不只是简单的咀嚼食物的器官,它密切关系着我们的健康!9月20日是全国第26个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要如何关爱我们的牙齿、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对待牙科疾病?一起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想要健康生活首先要护牙
“提到‘健康生活’,我们有必要先看看有关调查数据——当代人类,45%的疾病和60%的死亡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在我国,排名前10位的死因中,不良习惯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占致病因素的45%。”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蔡明河说,“这些都说明,我国人民的健康正面临着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威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培养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已刻不容缓!而在需要改善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中,健康护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蔡明河介绍:“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程度的牙齿健康问题,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龋齿和牙齿不齐是最普遍的问题;青年时期又多了一个色素牙问题;到了中老年时期,牙齿上最大的困扰便是缺牙了……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66% 的5岁儿童有龋齿,29%的12岁儿童有龋齿,平均每名儿童有4颗龋齿,97%的成年人有牙龈问题,90%的龋齿发生在4颗恒牙上,但是,很少人会定期看牙医或有牙病时马上看牙医。”
常见的龋齿最令人烦恼
要说牙科疾病,最常见的自然是龋齿。不光是孩子,对成年人来说它也是最令人烦恼的。那龋齿到底是怎么回事?“口腔中细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可以侵蚀坚硬的牙釉质,进而发展成为龋齿。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它发病开始于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导致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缺失。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目前在龋齿治疗方面,最常用的还是充填治疗,就是老百姓说的补牙。对于一些非常早的早期龋齿,可以使用一些药物疗法,这个对小朋友用得比较多,比如说牙齿前面、临面发生损坏,这个时候补起来不太容易、小朋友不太配合,我们就可以去除一部分损坏的组织,涂一些药,让这些龋病停止。还有一个是再矿化法,这个也是针对一些早期的龋病。牙齿没有外形上的改变,只是牙质稍微变软,有点脱钙,这个时候用再矿化法可以让牙齿的矿化程度增加,这样可以不用补牙。但是这两种方法选择起来非常有限,所以一般对于大人来说,最常用的其实就是充填,充填物会有不同的材料,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是树脂,跟牙色比较接近。”蔡明河介绍。
牙不齐的危害不光是影响外貌
“造成牙列拥挤不齐的原因主要有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两种。在后天因素中,乳牙早失,特别是第二乳磨牙早失,将造成牙间隙的减小,恒牙萌出时因间隙不足而发生拥挤。乳牙滞留占据牙弓位置,后继恒牙不得不错位萌出而呈现拥挤。此外,一些不良习惯也可以造成牙列拥挤,例如长期咬下唇可造成下前牙舌倾,合并拥挤。”蔡明河说。
牙齿不齐,显然会对面部美观造成一定影响,比如开唇露齿、双颌前凸等都会影响颜面部的美观。但更可怕的是,牙齿不齐还会影响身体健康。蔡明河介绍:“牙齿拥挤不齐,牙齿的咬合往往不好,这就会降低牙齿的咀嚼效率,加重胃肠负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此外,排列不齐的牙齿容易积存食物,即使勤刷牙也不易刷干净,易发生龋病及牙龈、牙周炎症,严重者会导致牙周病。”
无论从美容的角度,还是从健康的角度,专家都建议牙齿不齐者要及时进行矫正。“很多人觉得矫正是青少年时期的事,其实,在任何年龄都可以矫正。”
缺牙后越早修复越好
“现在缺牙不仅仅是老年人的问题,因为一些外因,青壮年以及小朋友也都存在缺牙的问题。”蔡明河介绍,“龋病和牙周病是缺牙的两大主要元凶。患龋病时,牙体的破坏由浅变深,若不及时治疗,则牙齿硬组织不断被破坏,以致发生牙髓炎、根尖周炎,造成牙冠缺损,成为残冠或残根,如果形成根尖脓肿,患牙可出现松动、触疼,最终因损坏严重无法治疗而被拔除;患牙周病后,牙周组织逐渐被破坏、龈沟加深、形成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牙齿也会脱落或需要拔除。”“缺牙后,一定要修复,并且越早修复越好!”蔡明河强调。
首先,牙缺失会加剧人的面部衰老。牙齿缺失后,牙槽骨萎缩会造成面颊部和周围肌肉松弛,唇、颊部内陷,口角下垂,面部变形及皱纹增多,整个人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显得苍老。
其次,牙缺失会造成牙槽骨萎缩,如果缺失时间较长,则会引发咬合关系和牙齿排列出现错乱,使牙齿间的缝隙增大,食物就容易嵌塞到牙缝里,引发口臭、龋齿、牙周病等病症。
最后,牙缺失会导致咀嚼效率降低,唾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未嚼碎的食物进入胃肠后,胃肠系统的负担随之加重,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严重者身体可出现消化系统的疾病。
漱口、刷牙、涂氟、窝沟封闭齐防龋
专家指出,人的一生之中主要有三个时期易感龋齿:5-8岁乳牙患龋率较高;处于年轻期的恒牙尚未矿化完全,也容易烂牙,因此12-15岁刚萌出的恒牙容易烂,此时须加强年轻恒牙的防龋;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加之较忽视个人口腔卫生,根面上常有牙菌斑堆积,容易引起根面龋。专家还指出,儿童6岁到12岁是替牙期,这一时期的牙齿发育对今后的口腔健康影响深远,如果不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对一生的口腔健康都将造成严重的危害。
清水漱口是清洁口腔的第一步。但漱口不能代替刷牙,含有药物成分的漱口液虽然可以抑制菌斑的生长,但菌斑在牙齿上附着力很大,只有刷牙、牙线等机械性手段才可以清除菌斑。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林焕彩教授说,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作用是非常确定的。使用含氟牙膏是必要的,6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每天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每次用量约1克,就会有预防龋齿的效果。但“含氟牙膏是把‘双刃剑’,必须平衡安全性和防龋性。”摄入过量氟牙齿会产生斑点,这就是氟牙症,而且患者多为儿童。国外建议两岁起开始使用含氟牙膏,使用时只在牙刷上涂上薄薄一层牙膏即可;国内建议起用年龄是3岁,用量则是“黄豆大小”。同时,还得教育孩子清洗之后吐出膏沫,切勿吞咽牙膏和泡沫。除了使用含氟牙膏,还可定期到医院涂含氟涂料防龋。一般情况下,一年涂两次含氟涂料即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预防窝沟龋的最有效措施是窝沟封闭。”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委会主委、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名誉教授葛立宏建议,6岁左右“六龄齿”萌出后做上下左右共4颗“六龄齿”的窝沟封闭;12岁左右第二恒磨牙萌出后,做这4颗牙齿的窝沟封闭;有条件的,9-10岁时前磨牙萌出后,最好也能做这8颗前磨牙的窝沟封闭。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