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浙江省涉渔“三无”船舶处置和“一打三整治”推进现场会近日在舟山召开,省委副书记王辉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地各部门要以更加积极、主动、有为的姿态,过好思想认识关、法治思维关、长效机制关、平安稳定关、改革创新关,夯实基础,敲实责任,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副省长黄旭明主持会议。
近年来,部分渔民受利益驱使不断酷渔滥捕,加上受海洋环境污染、执法监管难度大等因素影响,东海渔场非法捕捞愈演愈烈。浙江渔场盛产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等已近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则是虾蟹类与小杂鱼。面对“东海无鱼”的严峻形势,修复渔场,保住海洋生态红线已是我省迫在眉睫的任务。“管好家门口这片海,找回东海这条鱼”,响亮口号的背后,是我省铁腕治渔的决心。我省将“打三无、抓伏休、治违规”作为渔场修复第一仗,开展了“最严执法季”行动。据记者了解,今年伏休期间,全省沿海共抓扣涉嫌违规渔船672艘,没收拆解“三无”渔船424艘,没收渔获物近15万公斤,移送司法机关查处27人;排查涉渔“三无”船舶核查数量共计11900艘,完成“船证不符”渔船整治535艘,极大地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
为全面整治渔场乱象,让一部分渔民彻底退出捕捞行业,各地纷纷出台帮扶政策,推动渔民转产转业,解决渔民“失船”、“弃捕”之后的后顾之忧。宁波市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政策,促成“三无”渔船主动上交;奉化市成立国有公司,打造休闲渔船低价租给渔民,促成“三无”船舶主动上交。浙江渔场“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也规定,在规定期限内主动登记上交、同意由政府集中处置的,当地政府可在船主转产就业、生活困难补助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省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童加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普遍存在鱼类资源衰退、捕捞能力过剩的问题。浙江为振兴东海渔业率先跨出第一步,为全国带了好头,建议各省联动,一起下好东海振兴这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