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坝下涵管缺陷检测系统、新型水土流失微观监测系统等10项新技术,亮相2014年度浙江省水利先进适用技术(产品)推介会,服务“五水共治”。
在推介会现场,垃圾生态打捞处理设备和生态护坡施工系列创新技术特别吸引眼球。河道水库水面漂浮垃圾生态打捞处理技术的研发者丁明明介绍:“近年来,钱塘江、富春江、分水江流域各种漂浮物泛滥成灾。该技术是对河道或水库里的水葫芦、动物尸体等进行实时破碎、高温干燥、挤压除菌等生态处理,能有效地治理污水。”目前,该成果已被列为2014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推广主推技术(产品)目录,并在全省推广应用。
生态护坡施工系列创新技术发明者刘学应说:“河道要承担运输等很多功能,要保护它的原有属性。生态护坡可以对河道进行保护,能有效地防洪水、排涝水。”
此外,新型水土流失微观监测系统则改变了传统的检测方法,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基于普通数码相机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和方法体系,对水土流失过程进行全数字监测与空间分析,使水土流失监测效率和精度大大提高。
该学院负责人叶舟说:“学院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还加强创新驱动,加大力度提升科研、科技创新能力,促使更多的科研和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水利工程和项目上,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实现社会服务与学校发展双赢。” 桑世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