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素有花卉苗木之乡、百果之乡、浙中粮仓等美称。特别是花木产业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佛手、茶花等享誉海内外。“金佛手”是金华的传统名特产,其声誉可与金华火腿相媲美。其栽培始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说起佛手种植专业户,金华婺城区新狮街道鹿村行政村荷塘自然村的村民都会提起邢金伙。今年73岁的邢金伙,种佛手已有20余年了。
创新栽培套瓶佛手
邢金伙最初靠种茶花起家。1983年,由于金华茶花价格大跌,他就去云南搞绿化苗木承包,学习和积累了许多苗木栽培及生长控制的技术。其间,他还尝试着把一些种植技术和方法用到佛手生产上。此后,邢金伙与江西一家酒厂合作,开发佛手酒,即在幼小的佛手果上套上瓶,佛手果在瓶里长大后再摘下,经过处理用来生产套瓶“佛手酒”。
邢金伙说,自然生长的佛手果,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蚀,影响佛手果的品质及观赏价值。套上瓶子后,佛手果在生长中不受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保证了佛手果的品质及观赏价值。栽培套瓶佛手,除了人工费较普通佛手多一点外,其他栽培技术相差无几,且还有两大好处:一是污染少。因佛手果生长在瓶子里,病虫不易进入,使用农药和接触农药的机会较普通佛手显著减少。二是套瓶佛手生长受到瓶子大小的限制,一般每只佛手果长到150~200克即可,采摘期明显提早,增加了佛手树休养生息的时间,有利于来年多结果、结好果。
因为套瓶佛手在佛手刚结果时就要开始培养,邢金伙经过多次试验后,即在佛手坐果坐定时,就将佛手幼果套进瓶里,倒挂在佛手树上。幼果在瓶子里自然生长两个月后剪采。此时,佛手果的大小、成熟度恰好符合生产佛手酒的加工标准。由于套瓶佛手比普通佛手增收1倍以上,既为佛手种植户开辟了增收的新生门路,也为厂家带来了丰厚利润。酒中现佛手,佛手幽酒香,这种佛手酒,一投放市场,就深受消费者青睐。
突破传统创办“四季佛手园”
这段时间正是传统佛手成熟期,在邢金伙的佛手园里,佛手树上挂满了硕果,在这里,佛手生产已没有四季之分了。邢金伙介绍,这些年大家种的佛手都是传统的佛手品种,一年只能结一次果,他不甘守着传统种植方法,于是就创办了“四季佛手园”,进行反季节生产。
一走进邢金伙的四季佛手园,一股清香便扑鼻而来,落入眼帘的都是些黄澄澄的佛手。“这边是盆栽佛手,观赏性比较强,那边是传统种植的佛手,可以拿来泡酒,也可以当作药材治风湿感冒。”邢金伙告诉笔者,佛手是很娇贵的植物,需要在适宜的温度里成长,0℃以下就要盖上大棚膜,而夏天30℃以上就很容易被晒死。问及怎样才能更好地种植佛手,邢金伙笑笑说:“关键是要促花促果。头年插苗,第二年移植,再上盆最后结果,一般要4年。其他就是冬天要盖上大棚膜防止佛手被冻死,夏天要注意防晒。”谈起佛手经,邢金伙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问及金华佛手与广东佛手、四川佛手相比有什么特色?邢金伙说:“四川佛手和广东佛手是传统种植,以做中药材为主,而金华佛手是‘果中仙品、世间奇卉’。金华佛手的表皮挥发油的含量特别高,所以金华佛手也特别香,同时它的药用功能也特别强。从药用方面而言,金华佛手大大胜于广东佛手和四川佛手;从观赏角度,金华佛手长得也特别好看,树形特别矮健,非常适合盆栽观赏。”
如今,他的儿子邢旭全渐渐接手了父亲的事业。老邢负责种植,儿子负责推销。邢旭全表示,现在大部分客源都是父亲以前的客户,他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客源,拓展更大的销售渠道。 苏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