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澳门:大航海时代的黄金口岸

  大约500年前,葡萄牙人乔治·欧维士率领船队首次登陆中国珠江口岸,由此开启了葡萄牙人来到中国东南沿海从事贸易活动的序幕。1557年,葡萄牙人被允许居留澳门,使得澳门迅速成为大航海时代东方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
  中葡的首次海上相遇
  1513年5月,有一支葡萄牙船队突然出现在珠江口一个名叫Tumo的岛上,这个岛到底是哪儿现在有很多种说法,有的人认为它就是伶仃岛的内岛。这是近代早期中国和欧洲第一次通过海洋发生直接接触。
  从十五世纪开始到十六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一直在从事海外扩张。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到达了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卡特,由此开辟了欧洲人前往东方的“新航路”。1511年,葡萄牙又率队攻下了马六甲,开始觊觎中国。
  事实上,早在1508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就曾下令:“要弄清楚中国人的情况。他们来自哪里?距离有多远?到马六甲贸易的间隔时间有多长?携带什么商品?每年往来商船的数目和船的规模如何?是否在当年返回?他们在马六甲或者其他地方是否设有商馆和公司?……风俗如何?国家规模以及与什么国家接壤相邻?”
  于是到1513年,葡萄牙船队就出现在了中国珠江入海口那个叫做Tumo的地方。为通过贸易获取暴利,葡萄牙人希望跟中国建立官方的贸易关系,为此,他们决定派遣使团,以国王的名义与中国皇帝进行谈判。
  1520年,葡萄牙使团到达北京,等候正德皇帝接见。然而此时,葡萄牙人在马六甲烧杀抢掠、胡作非为的劣迹也传到北京,谈判遭到搁置,使团成员亦被押送广州囚禁。后来使团成员大多死于广州的监狱中。葡萄牙对建立正式的中葡贸易关系的第一次努力,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葡萄牙人怎样占据澳门
  从1522年到1557年,这30余年当中,葡萄牙人在中国的东南沿海是亦商亦盗,除了跟中国的走私商人和海盗搅在一起,跟日本的倭寇也搅在一起,始终没有一个比较牢固的贸易据点。其间葡萄牙人曾与中国海防官兵爆发了3次冲突,包括广东沿海的西草湾之役、浙江沿海的双屿之役和福建沿海的走马溪之役,均遭败绩。
  关于葡萄牙人占领澳门的方式,到目前为止,最可信的仍然是通过贿赂的手段。澳门这个地方在当时虽然很小,只有二三平方公里,但是它有两个港口,内港和外港,都很适合当时的帆船停泊。
  于是,葡萄牙人贿赂当时的守澳官王绰,以借地晾晒货物为名,希望能够到澳门居留贸易。王绰将此事汇报给海道副使汪柏(1557年升任按察使),获得批准。至1557年,葡萄牙商人陆续开始到澳门贸易,并逐渐建造房舍。越来越多的葡萄牙商船在贸易季节结束后,在澳门过冬,停留不去,久而久之,便成为聚落。王绰为了管束葡萄牙人,还在附近设立军营,朝夕讲武,严加控制。据乾隆《香山县志》记载,王绰去世后,葡萄牙人为了感激他批准他们前来居留贸易之恩,在澳门的议事亭为他设立牌位,“番人春秋贡祀”。
  所以可以说,在葡萄牙人入居澳门的过程中,汪柏和王绰都是关键人物,他们都接受了葡萄牙人的贿赂。
  葡萄牙人最初登陆的地方是澳门最南端,那里有个供奉妈祖的小庙,他们就问这是哪?当地人以为他们问的是这座庙,所以就回答是“阿妈阁”,因此葡萄牙人就称这片地方为“阿妈阁”,后来就变成了Macau,这就是澳门西文名字的来历。
  大航海时代的澳门不能被称为殖民地,葡萄牙人虽然住在这儿,但是中国政府设有专门的官吏管理澳门,而且葡萄牙人要缴纳地租。直到300多年后的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签订,澳门才成为了葡萄牙殖民地。
  最重要的航线并非欧洲
  葡萄牙人来到澳门以后,开辟的最重要的一条贸易航线,并非澳门到马六甲的航线,而是澳门到长崎的航线。日本长崎的情况和澳门很像,它们都是在葡萄牙人到来之后,从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港口城市。葡萄牙人早在1549年便到达了日本九州一带,深受当地大名的欢迎,有一位叫大村纯忠的大名就把长崎送给了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在得到长崎之后,开始经营从澳门到长崎的这条贸易线路。十六世纪中后期,受到倭寇、争贡之役、壬辰倭乱的影响,中日关系陷入低谷,中日间官方的正常贸易渠道被中断。所以葡萄牙人的出现,正好充当了中间商的角色,经营中日贸易,向日本贩卖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等商品,向中国提供日本的白银和铜。而且,葡萄牙人发现这种贸易的利润比他们把中国的商品卖到东南亚、欧洲还要赚钱。这就促进了澳门和长崎在十六世纪后期的繁荣,它们同时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除了澳门 -长崎的线路之外,葡萄牙人经营的还有澳门-马六甲-果阿-欧洲的线路以及澳门-马尼拉-美洲的线路。马尼拉当时在西班牙的控制之下,货物运到马尼拉后,会换用西班牙的大帆船,继续越过太平洋,抵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这条马尼拉航线对中国影响很大,不仅导致美洲白银的大量流入,而且新大陆的农作物,如番薯、玉米等,也通过美洲-马尼拉航线传入中国,并得到迅速推广。
  这样一来,澳门就使中国真正加入了世界贸易网络,中国的商品也成为其中的重要元素。这种贸易的特点不是点对点式的单向贸易,而是一种转口贸易。例如,葡萄牙人在东南亚购买香料,一部分可以运回欧洲,另一部分则可以运到中国,用香料换瓷器后再贩卖到日本,换来白银供应中国市场。因此,明代后期会有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当时白银是整个世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货币,即所谓的“白银资本”。
(摘自《东方早报》 钱冠宇/文 2014年11月18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