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朴的村庄可还是当年的模样?近日,广东民间一支13人的队伍,历时7个月,终于完成了对我国东至辽宁丹东,西达新疆哈密,南至海南三亚,北到黑龙江漠河的91个村庄的考察。他们的考察显示,在如今的城镇化浪潮中,不少村庄或主动或被动地消失了:一些具有开发价值的村庄则商业化了,村民搬出乡村,商铺取而代之;另一些村庄则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例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老家——福建省福州市仓门区胪雷村,因为福州火车站的建设,全村几乎被拆完。这些有历史意义的村庄被拆毁,让考察队员们感到非常可惜,他们希望在国家的城镇化过程中,能够寻找到最恰当的平衡,让都市的繁华与乡村的美丽共同存在于神州大地。同时,他们发现有乡约条规、有信仰的村庄不会消失,希望大家关注自己的村庄,也关注别人的村庄,让村庄、历史保留下来,让好的规矩、好的村风传下去。
胪雷村:陈景润故居没留住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的胪雷村地处城乡接合部,本是这一带很富足的大村庄。这个村庄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它的后代里最出名的有数学家陈景润、海军上将陈绍宽。因为火车站福州站的建设,胪雷村被征地拆迁,考察队员看到,全村几乎都被拆完了。村庄满目疮痍,遍地都是瓦砾砖石,面前就是福州火车站。当地政府已把祠堂连同村庄卖给了房地产公司。陈景润在胪雷村的故居被连夜拆除。陈绍宽的故居勉强被保留下来,现在处在高架桥的下方。胪雷村的陈氏祠堂有730年历史,供奉了约1000多个牌位。今年初,胪雷村陈氏祠堂面临拆迁危机。经过社会各界的助力,现在相关政府部门已重新制订规划,胪雷村陈氏祠堂将原地保护,不久后将进行修缮。
燕窝山庄:全村只剩11人
燕窝山庄是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一个山顶上的小村庄,大约有600多年历史。考察队员发现,现在村里只有11个人,包括1个小学生,1个初中生。除了两个学生,其他人年龄都在45岁以上。这个村子最兴盛的时期大约有100多人。它还是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吴承仕的家乡。
从山底到山顶,有约1000级石阶,两边多为绿树、小茶园。石阶是一代一代村民接力开凿而成的。全村有34栋几乎全为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村里的巷道也是青石铺成。解放前,村里孩子的读书费用是村里承担的。2000年以后,学校被撤并,学生上学必须往返爬山。家长为了小孩读书方便,纷纷搬离了燕窝山庄。半山上的茶园也有不少已荒废。燕窝山庄的房屋大多数已是人去楼空,如果不加修缮,这些无人居住的房屋很快就会倒塌。现在村子里大部分房屋已被收购,以后会通过修缮、加入商业模式等让村子通过另外的方式重生。
银角村:300年观音庙保存完好
银角村位于山西太原盆地外沿的西山深处,尖草坪区马头水乡西南端,土地面积2340余亩,其地界与汾河二库接壤,全部为森林覆盖的山地。距尖草坪区政府所在地柴村约14公里,虽地处近郊,但锁闭深山腹地,原生态保护极好。古老的地貌,古堡式的民居,古朴的庙宇,古遗的梯田,古拙的大树,如一幅飘逸的水墨画卷,氤氲着青花瓷一般的淡雅与宁静。
银角村始建于康熙17年(1678年),迄今已336年,因古代开采银矿而得名。民居皆为明清建筑风格,观音庙、当中院、当铺院、槐树院、大房院、楼子院、圪洞院等经典院落,如明珠一般散落在青山绿坡之中。远眺银角村,青山环抱之中绿树掩映青砖碧瓦,蓝天白云之下层层梯田碧浪翻滚。
银角村还有一座原貌保存下来的观音庙。庙内的壁画均为300多年前用矿物颜料描绘而成,至今仍保存完好。银角村附近方圆十里已没有完好的村庄了。据村民以及热爱村子的老科技员说,附近村子有不少都比银角村更漂亮、更有历史价值,但都被以各种理由拆迁了。考察队员在来的路上看见许多村民的房屋都已被人为破坏,荒无人烟。银角村附近的森林有许多珍稀的植物和中药。
贾兆村:精美村落被工厂“环抱”
贾兆村距离山西太原市区不远,交通便利。这里砖雕历史悠久,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有不少院落是太原市重点保护单位。
这个村庄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村庄,现有农户317余户,总人口1074余人,全村粮食播种面积约2358亩,以种植玉米为主,农民外出务工主要在焦化厂、水泥厂、钢厂、煤气厂等。考察队员发现,贾兆村的传统院落有相当大一部分已被拆除改建,现存的院落,砖雕相当精美。贾兆村附近是水泥厂、煤气厂,空气不太好,经济条件不算差。据村民介绍,3-5年内,该村也会面临拆迁的问题。
(摘自《广州日报》 李华 关家玉张波/文 201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