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换一个新罐子

  兰迪·鲍许教授的畅销书《最后的演讲》中,有这么一段故事:12岁那年,爸妈带他和姐姐去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迪士尼乐园玩。姐弟俩凑了10美元,在乐园的礼品店买了一个装盐巴和胡椒粉的陶瓷罐子给妈妈,买完礼物又蹦蹦跳跳赶往下一个景点。欢喜间,一不小心罐子从小鲍许的手中掉到地上,摔得粉碎。
  两个小孩跌坐在路旁,不知如何是好。路过的游客建议他们,拿回礼品店换一个新的。起先他们不肯,东西是自己摔破的,怎么能换新的?但最后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勉强回礼品店,据实说明经过。
  出乎意料,店员不但爽快答应,还说卖这么容易摔破的东西给12岁的小孩,应该包得更坚固、更耐摔才对,他们没有尽到责任,应该要换。
  鲍许用“10万美元的椒盐罐子”作为这个故事的标题。为什么是10万美元?因为鲍许全家从此成了迪士尼乐园的常客,而且兼做义务推销员。数十年间,为乐园贡献了超过1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
  从道理上说,店员原本可以拒绝鲍许的请求,但他们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迪士尼乐园损失了10美元,但店员的善意却感动了小顾客和他的家人,为日后换来10万美元的生意。
  小鲍许长大后,成了卡内基美隆大学的教授,同时担任迪士尼乐园的工程顾问,因此常有机会和乐园的高阶主管聊天。他总会叙说那段童年往事,说完后也好奇地问那些主管,如果今天小孩摔破了罐子,迪士尼乐园会不会让店员换新罐子?他发现政策变了,店员必须照章行事,小孩只能空手走出礼品店。
  为什么改变?鲍许的理解是,公司的会计制度无法算出牺牲10块钱可以带来10万美元的收入。但他告诉经营者,得失的计算不只一种——企业总要有温暖的心。企业将本求利,天经地义,也是永续经营的基础。但在营利的过程中,如果让顾客和社会都能感受企业温暖的心,那应该是永续经营最坚固的基础。
  (摘自《讲义》 赖英照/文2014年第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