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是婚礼扎堆时。对即将迎来婚礼的准新人们而言,喜饼、喜糖开支必不可少。那么,面对品种繁多、五花八门的喜饼、喜糖,消费者能买得放心吗?
近日,象山县丹东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内的喜饼、喜糖铺子开展了一次专门的执法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大多是外包装信息标注不规范。
外包装信息标注“躲猫猫”
为配合婚宴的喜庆,大多喜糖在外包装上做文章。高档纸盒装的、精美玻璃瓶装的、创意铁艺盒装的,更有多种图案可供选择,可谓花样百出,眼花缭乱。那么裹在精美包装里的喜饼、喜糖是否真的就像看上去那么令人惊喜呢?
事实表明,有惊无喜。在位于丹东街道建设路上一家喜糖店里,检查人员就当场发现,明明用的是雅克、悠哈、好时等大牌产品的包装盒,但里面装的却是杂牌糖果和巧克力。
据检查人员介绍,这种单纯假冒此次检查就只查到这一家,较多的不规范行为在外包装信息标注上。
在一家喜糖店,一款印有“hello kitty”图案和一款“我们结婚啦”图案的饼干,虽包装精美,颜色也喜庆,但外包装上都没有标注品牌,也找不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配料等相关信息。最后打开包装盒,才在内包装上找到。
在检查中,检查人员发现多家店在售的散装喜糖、红枣、巧克力等,几乎一半产品的外包装上没有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厂名厂址等产品信息。“这些糖果都是成箱成袋进的货,生产日期都印在大包装的合格证上。”面对检查人员的询问,经销商的回答几乎是众口一词。所幸,在这些糖果和巧克力的大包装袋和大包装箱上,基本上都找到了合格证,也看到了标注完整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产品信息。“只有一家店在售的一款散装喜糖,既未在包装袋上看到生产日期,也没有在大包装袋上发现产品合格证,目前,我们已立案查处。”负责本次检查的工作人员说。
进口糖果中文标签毛病多
在丹东街道建设路上的一家糖果店,检查人员发现了一款进口巧克力,四处查找都没找到中文标签,当场扣押了该店在售的全部三箱约40盒巧克力。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口食品必须贴上中文标识,标识内容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原产国或地区名称以及在中国内地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在检查中,检查人员也发现一些在售的进口糖果虽贴有中文标签,但标识内容却不完整。如有只标注配料表没有标注其他产品信息的,也有漏标生产日期的,对此,检查人员分别责令改正。
摆在柜台上的糖果是过期的
走进新华路的一家喜糖店,只见柜台上摆放着各种图案喜庆精美的糖果盒。检查人员一个个拿起查看,竟当场发现一款已过保质期的喜糖。这款用金色塑料包装的“WOBDERFUL NOSTAL GIA”特浓椰子糖,其包装上标示“2014年8月2日为使用期限/此日期前最佳”,显然,这款椰子糖早已过期。“这些喜糖都只是样品,平常只作陈列展示,并不对外销售。”经销商表示。而检查人员却未予以认同:“该店并没有对销售区和陈列区作分离和明示,因此其所称的‘陈列品’只用于陈列而不对外出售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因此该处罚的还是要处罚。”
张淑蓉 邹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