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高龙村“小红毛”花生招徕八方客

  上个双休日,嵊州市金庭镇高龙村泗古坪自然村,“小红毛”花生种植和贩销大户单良焕家里,4个来自市区的客户正在采购50多箱“小红毛”花生。“高龙村土质好,花生颗粒壮,甜滋滋,香喷喷,非常好吃,我到这里买花生已有10个年头了。”客户李先生一边向车里安放着花生,一边开心地说。
  高龙村有龙王庙、新联、新峰、泗古坪、火耙湾5个自然村,669户1817人口,分布在海拔500多米的高山上。这里山多、地多,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黄泥土壤略带沙性,非常适合种植“小红毛”花生。村民历来有在房前屋后种植“小红毛”花生的传统,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村民们开始大规模种植。如此发展下来,以“小红毛”花生为特色的高龙村“庭院经济”有了一定知名度,一些省市领导也前来调研考察。
  在单良焕家的墙壁上有三幅放大的照片,非常引人注目。单良焕介绍,那是2001年1月9日至10日,时任副省长的鲁松庭专门来到泗古坪视察,还与村民座谈,指导他们因地制宜扩大山区经济。自此后,高龙村民发展种植业的劲头更足了。村支书单香云介绍,凡是在家务农的村民都会种花生,多的有10来亩,全村每年种植量基本保持在800亩左右,产量10多万公斤。“酒香不怕巷子深”,花生销路村民也从不担心。高龙村离市区有25公里,但每到“小红毛”花生上市季节,本地以及来自宁波、杭州、上海等地的客户就会纷至沓来。像单良焕一家,这些天一家三人既要炒制包装,又要接待前来采购的客户,每天忙得团团转。
  为扩大生产,打响品牌,这些年来,单良焕添置了一条花生炒制生产线,专门印制了精美的纸箱,实行包装销售。同时,他还办起了农家乐,为前来采购花生的客户提供游、吃、住一条龙服务。
  今年,高龙村的花生价格已卖到每公斤40元,比去年提高了一倍,种植量大的农户收入就有3—5万元,一般农户也有3000-5000元。
陈君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