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去年用防虫网隔离法种植马铃薯取得成功,前不久,这批马铃薯全部收获。在平湖市钟埭进华家庭农场,马铃薯平均亩产约2637.5公斤,以10元/公斤的零售价计算,亩产值在2.6万元左右。如果采取分期采收的方法,可以收获2-3批商品薯,产量还会更高。
此次试验,选用的种薯是“中薯3号”,棚内整理出3畦,畦面平整后每畦铺2条幅宽1米的60目防虫网,摊平整。在铺好防虫网的畦面上浇透水,然后每畦铺两条平行于畦向的蘑菇废料基质带,每畦种8株,按行株距33厘米×22厘米、密度8000株/亩来播种马铃薯种薯(10月1日播种),马铃薯芽朝上,可露出或不露出基质。播后每畦覆盖2条幅宽1米的银-黑双色地膜(黑朝下,银朝上),地膜在畦面部分拉挺,多余部分均匀放入两侧沟中。10-15天后,马铃薯芽开始生长并顶起地膜,在顶起处破膜挖苗,将苗拉出地膜,破膜孔尽可能小。1月上旬收获。
此次试验,采取的是种薯繁殖法的栽培方式,实践得出商品薯的栽培密度可以下降,为方便采薯可以每棚留6畦,每畦种2株,行株距33厘米×45厘米,密度4500株/亩,这样采薯后可以不破坏植株,增加收获的批次,增加产量。
马铃薯是地下块茎作物,薯块长在地下匍匐茎项端,理论上每个顶端能发育成一个马铃薯。匍匐茎在防虫网与地膜之间的空隙层内生长环境类似雾培法的雾培箱内环境,通气性良好,适宜匍匐茎的生长和发生大量二级、三级分枝。银-黑双色地膜朝上面为银色,反光性特别好,可有效降低膜下结薯层温度,促进结薯,同时反光为马铃薯底部叶片增加光照,增加光合产量;朝下的黑面为马铃薯薯块发育提供黑暗的环境,促进薯块的发育,同时避免青皮薯,提高马铃薯商品率。马铃薯生长期内经多次采收,打破了匍匐茎的顶端优势,大大促进了侧枝马铃薯的大量生长,提高了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