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琳
本报讯 近日在温州召开的“菜篮子”蔬菜基地新型肥料示范推广现场会上,一种名为仟禾福的新型水溶肥料,让与会专家、合作社负责人、蔬菜大户连连称赞。
“我农场里的番茄,用这种肥料,每亩起码能增收5000元。”瑞安市快乐家庭农场负责人雷大峰喜滋滋地向与会人员介绍着,“果形更好更均匀,价格上去了,采摘期变长了,产量自然也高了。”这种新型水溶肥料由杭州安邦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研发而成的,利用人体药物开发的理念和逻辑方法,将现代生物技术成果应用到农业领域中,根据植物生理代谢原理,创新性地将叶绿素生物合成前体活性物质用于直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
据安邦农业董事长杨钟鸣介绍,他们研发的生物活性因子前体叶绿素Pre-C拥有全球首发专利,仟禾福肥料就是将这种物质与多种植物快速生长必需的氨基酸、植物易缺乏的螯合态微量元素、植物天然促渗增效因子茶皂素进行复配而成,已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成为我省首个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苍南种植户周文钢的越冬番茄增产三成;西湖区朱家埭无公害蔬菜基地的辣椒增产近三成;泰顺县长坪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的黄瓜采摘期延长15-22天,增产超过两成……近3年来,杭州、温州、绍兴、嘉兴等地的仟禾福试用频传捷报,不管是瓜菜还是花卉、茶叶,增产增效都比较显著,同时也增强了作物抗病性。“我家的草莓,口感好、甜度高,连卖相都比别家的好,来采摘游的游客自然也比别人家多。”瑞安市娜娜蔬菜瓜果种植场负责人黄志强对仟禾福赞不绝口,“今年草莓增产了25.6%。”
近年来,我省的农作物肥料使用上以氮、磷、钾的配方肥为主,但肥料的利用率较低。如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残留和污染成了一大难题。实验证明,仟禾福可以提高肥料使用率,降低30%-40%常规化肥的使用量,同时,由于它有助于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性,可减少农药使用量,既可降低成本,又改善了土壤板结、降低农药残留,有利于控制和减少农业污染,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