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七色土

羊年话“羊”

  □文化随想 王永清/文
  2015年是中国农历乙未年,俗称羊年。羊年是吉瑞之年,羊年话羊,别有一番情趣。《说文解字》曰:“羊,祥也”,象征吉祥。古代众多钟鼎彝器中,常常将“大吉祥”篆铸为“大吉羊”;为颂扬有德政的官员树立的石碑叫羊碑;广州被称为羊城,来源于“五羊衔谷,萃于楚庭”的美丽传说;人们把母体孕育胎儿的胞衣称之为“羊膜”,把母体中供胎儿生命的液体称之为“羊水”;民间有“羊马年,好种田”的谚语。这些都说明羊是吉祥的化身,在人们心目中分量非同一般。
  羊,不仅预示着吉祥,更是德义仁孝的象征。古语有“德如羔羊”的说法。羊吃乳是跪着的,被视为善良知礼,甚至被后世演绎为孝敬父母的典范。文天祥的《咏羊》诗中就有句“跪乳能知报母情”。
  羊也走进了《诗经》里,“羔裘如濡,洵直且侯”。诗人借羔裘的亮丽润泽来衬托君子的光明磊落、正直勇猛。《诗经·小雅》中有一首诗叫《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全诗极其浪漫,俨如名手图画,令人回味无穷。
  古人喜欢羊,还可以从姓氏看出来。历史上羊姓名人辈出,如西晋的羊祜、北魏的羊祉、梁代的羊侃、明代的羊可立等。复姓的有“乐羊”、“羊舌”、“公羊”等。乐羊子替魏文侯攻下中山国,立下不世功勋;羊舌肸,春秋时晋国贤者,能以礼让国,孔子称之为“遗直”。著名的“春秋三传”,其中一传,就是《春秋公羊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编著。
  “水之精为玉,土之精为羊”。羊也是各种艺术形式着力表现的对象。如商代著名的“四羊方尊”,汉代的“羊形铜灯”,东晋的羊首壶,唐代的“三彩陶羊”,清代喜欢用三羊组成工艺品,意寓“三羊(阳)开泰”。
  羊还大量地出现在绘画作品中,如赵子昂的《二羊图》、苏汉臣的《开泰图》、李迪的《春郊牧羊图》。我最喜欢陈居中的《四羊图》,此图绘四只山羊在枯树下打斗、观望的不同动态,形象生动,逗人喜爱,生活气息极为浓厚。
  羊吃的是草,一身都是宝,诸多好处不再赘述。许多农家都是靠养羊发了“羊”财,脱了贫,致了富。趁着羊年的祥瑞,沾一沾“羊”的吉祥气,新的一年创造美好新生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