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子孙后代能从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中找到乡愁,认得‘回家’的路。”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农民刘阳福字斟句酌地说。春节这几日,他创办的民俗博物馆成为县里旅游的新亮点,3000多件寄托着乡愁的老物件让游客流连忘返。
春节期间,民俗馆每天要接待参观者近300人次。古家具、古装、老农具、木雕……面积800余平方米的民俗馆内藏品丰富,涉及古人生活、生产、学习等方面,年代跨越唐宋至新中国成立后。“乡下的一砖一瓦、一盆一罐都折射着一个时代的变迁,扔掉太可惜了。”45岁的馆长刘阳福是峡江县湖洲村大西头村人,除了种植5亩农田,还在镇上开了一个轮胎店,生意不错。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他发现农村的一些老房子被推倒,不少雕刻精美的桌椅、床铺、裙板等被破坏、丢弃。从2006年开始,刘阳福有意识地去收集那些老宅里的木雕、石雕、老绣品、老农具等,截至目前,已收购藏品5000多件。
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加,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建一个展示馆,将这些民间物品以民俗文化的形式免费展现给大家,让更多的后人从这些老物件中了解历史,找到老祖宗的记忆。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刘阳福的民俗馆赶在2015年春节前开馆。来此参观的有周边村民,也有城里人。“没想到,这些东西保存得这么完整,有种昨日重现的感觉。”一位从邻县慕名而来的游客说。
(据新华网 赖星/文 2015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