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来,他靠诚信经营,生产的枝群牌、千里岗牌系列山茶油远销全国各地,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他就是最近被评为“最美衢州身边人”的衢州枝群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枝群。
近日,笔者走进这家公司的加工车间,看到车间内窗明几净,工人们正在挑捡变质的山茶籽;自动化的生产线上,进去的是脱了壳的山茶籽仁,出来的是一瓶瓶芳香清澈的山茶油……
他选择创办压榨山茶油厂
刘枝群出生在杭州建德市大同镇劳村,由于父亲早逝,年幼的他只好跟着母亲过着艰辛的生活。少年时代的苦难,让他养成了百折不挠、吃苦耐劳的坚强性格。他17岁开始就到江西、福建等地讨生活,19岁只身到衢江区的上方镇玳堰村从事索面加工,但都没有获得事业的成功与人生的转机。不过,他并不气馁,执着地寻找着适合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那时候在上方玳堰一带,山茶油的价格只有6元一公斤,许多山区农民甚至不愿上山采摘山茶籽,因为卖油钱还不够付人工工资。当时由于山茶油加工设备原始,山茶油的品质也不好。有些农户还主动用山茶油换菜油吃,说菜油更香。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枝群了解到复旦大学有位教授对山茶油与欧洲的橄榄油作了分析研究,发现山茶油的营养价值并不比橄榄油逊色。这让刘枝群对山茶油加工产生了浓厚兴趣。
经过多方市场调查,1998年8月,刘枝群投资30余万元,租用原玳堰公社的老房子,引进先进的榨油设备,创办起了枝群油脂加工厂,专业从事山茶籽的收购与加工。因为有了现代化的山茶籽加工设备,山茶油的品质得到很大提升,随着人们对山茶油的认识不断提高,山茶油售价也一路飙升,从原先的6元一公斤,上升到 10元,14元,20元,40元,60元,甚至更高。这让山区农民重新看到了山茶籽树的巨大潜力,他们开始改良品种,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山茶籽的产油率。这更给刘枝群前所未有的信心,他看到了山茶油巨大的消费市场。
他始终把提高品质放在第一位
随着山茶油价格节节攀升,一时间,山茶油生产加工企业在一些山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山茶油的市场竞争也随之加剧。一些急功近利的人甚至开始以色拉油、地沟油来勾兑山茶油,这让山茶油的质量良莠不齐,同时也失去了山茶油市场的部分消费者。
由于刘枝群不愿做假,更不愿随波逐流,他生产的山茶油价格自然要贵些。原先火红的销售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刘枝群回忆说,那段时间真是相当的艰难,生产的优质山茶油卖不动,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时许多所谓的圈内朋友为他“指点迷津”,让他也参与到兑假掺假的行列,甚至多年的合作伙伴也要求他兑假掺假。有一家企业的领导亲自赶到刘枝群的生产车间,要求他兑假降价,以迎合市场的低价。这位领导说得很实在,他说:“我也知道枝群牌山茶油质量过硬,但面对无情的消费市场,人家山茶油卖20元一公斤,而你却要卖60元一公斤,这太离谱了,如果你不改配方降低价格,我们只能终止合作。不是我不信任你,是整个企业的人都会以为我拿了你的回扣。”但刘枝群坚信诚信无价,消费者总归会趋向理性。他这样回答这位领导说:“我还是不能做假,做假总归兔子尾巴长不了,信用是企业的生命,我宁可不做这单生意,也不能就此坏了我的名声。”尽管这单生意给刘枝群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他依旧坚持着企业的操守。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刘枝群在生产加工工艺上做足了文章。2011年,他又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技改,进一步提高山茶油品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他也更坚定了走高品质油的路线。从这一年开始,他把销售目光投向深圳、北京、西安等大中城市。得益于过硬的产品品质,他生产加工的山茶油逐渐打开了销路,站稳了脚跟。说到这里,刘枝群深有感触地说:“我是个掺了假就睡不着觉的人,做企业要诚信为本,千万不能亏欠良心啊!”
他要走自己的精品路线
去年,刘枝群又投资150多万元,建成了一条生产牡丹籽油的生产线。牡丹籽油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的油脂,是已知营养价值最高,成分结构最合理的食用油。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远超橄榄油。它能清除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减少脂肪肝及心脏内脂肪沉积,是一种新型保健食用油。尽管牡丹籽油的生产成本较高,销售价格高昂,但产品一面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刘枝群还打算生产更高品质的山茶油,来满足高端人群所需。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他说:“一般的生产企业一公斤毛油的生产成本大概是70元左右,而要加上挑捡变质山茶籽的成本,每公斤大概增加2元左右。每提高一个酸价每50公斤就要少去一公斤成品油,每少一个颜色也要减少一公斤油,这样算下来,我生产的精品油的价格每公斤在111元左右,加上包装等成本,现在我的销售价格是每公斤140元左右,也只是微利。尽管微利,我还是要坚持下去,因为消费者对食用油品质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只有做精品,销路才会越来越好。这也包括牡丹籽油。”
俞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