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寻梨树种石斛,运黑土栽蓝莓

看潘乐平的农业“军事基地”

  □本报记者 俞圣威
  佳佳乐家庭农场位于松阳县斋坛乡石门圩村,占地157亩,已种植蓝莓5.2万株,铁皮石斛则种在600株梨树上,目前共“嫁接”2650公斤。农场主潘乐平告诉记者,农场已投入690万元,今年计划再投入120万元。
  800多万元?记者不禁好奇,农场面积不大,潘乐平的钱是如何花的,他又该如何收回成本呢?军人出身的潘乐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一点点地揭开了他这个种植基地的神秘面纱。“铁皮石斛种在梨树上是模拟原生态的种植模式,与种在大棚里的石斛比起来,我们这里的更生态,与种在樟树、栗树上比起来,成活率更高,品质更优。”潘乐平出生在乐清,对铁皮石斛的品种和种植方式颇有研究,“翠冠梨树枝条较脆,且水分充足,与铁皮石斛生长环境非常相近。”潘乐平走遍了松阳县,寻到400余棵十多年的老翠冠梨树,“无需施肥,只需浇水,管理省心,且不占用土地,种植成本低。”说起梨树种植铁皮石斛的好处,潘乐平一脸喜悦,现在他还为仿野生种植的铁皮石斛配上了滴管和喷头,用电脑全程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4年以上梨树种植出来的铁皮石斛,其根、茎可以卖到每公斤4千元,花可以卖到每公斤6千元。嫁接的梨树平均每株4年可收益2万元,400株4年可以收入800万元。”潘乐平介绍说,铁皮石斛在梨树上生长1到2年,就能完成人工培育到仿野生种植的转化,这将大大提升铁皮石斛的品质和价格。
  而更让记者称奇的,则是潘乐平对于种植蓝莓的执着态度。“当时选这个基地前后来了6次,都感觉不理想,后来采集土壤样本拿去检测,蓝莓专家给出的适宜种植分数是60-70分,我就想,有个及格分就干吧。”潘乐平说,种蓝莓一点都不简单。2013年开始,他先后到东北、山东、安徽、湖北考察蓝莓品种,包括一系列深加工产品,然后再根据浙江省的情况选品种。“很多人种不好是因为不敢投入。”潘乐平告诉记者,为让蓝莓有最适宜的种植环境,他专门从吉林把黑土运到松阳,“运土就花了78万元,目前种植的蓝莓共有9个品种,有一个是专门从加拿大引进的,可以开两季花,结两季果。用黑土,我们的蓝莓一株可以产7-10公斤。”潘乐平说。
  有了天时地利,如果管理跟不上可不行。潘乐平说:“为让蓝莓长势更好,我把周边茶叶基地的废枝条收购来,覆盖到地上,效果非常好,今年打算再收购6万元的枝条。”
  对于施肥和修剪枝条,潘乐平几乎达到了军事化管理。“蓝莓施羊粪,必须按相应的间隔放好。”潘乐平说,修枝条更讲究。“一剪凌乱小枝,二剪老枝,三剪下垂枝,四剪多枝,五剪秋枝,六剪病枝。必须严格按照这个步骤。”说到这里,潘乐平不好意思地笑了,“可能是我要求太严了,修枝条的工人换了8个。”很多时候,潘乐平都只能卷起袖管自己干,“晚上睡觉的时候想着都是地里的事。”
  松阳县农业执法大队大队长黄东峰告诉记者,潘乐平的基地即将配套质量追溯体系,包括二维码全程跟踪。为了对质量把控更放心,潘乐平其实早有准备,“我目前已经装了16个监控,能够看到整个生产过程。”松阳农经站站长叶夏英说:“这个基地高端,而且生产全程符合标准化。”
  潘乐平对他的高投入充满乐观:石斛今年预计产量300公斤,产值70万-80万元;到2016年,蓝莓能产2.5万公斤,产值预计能达到150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