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要求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在2015年启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着重培育学校课改典型,2016年,在全省中小学全面推进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说,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希望让教育回归到原点。浙江省这些年推进的教育改革,不管是深化普通高中课改,还是浙江省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一直都在做这同一件事——回归教育原点。
在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方红峰看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增加选择性”,“不管是对高中课改还是义务教育学校课改,这都是难点。”对很多学校来说,这是新的尝试,很具挑战性。
“选择”,可以说是浙江新高考方案的关键词,但高中生最担心的是自己不会选择。这次义务教育深化课改的着眼点,正是在于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以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科目和活动,了解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的长处,为将来选择合适的高中和进入高中后的选课打好基础。
在发布《指导意见》之前,浙江省已有很多小学、初中都已经在做课程改革,很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学校,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从这点看,义务教育课改的基础比高中课改要好,有了《指导意见》之后,学校可以根据之前的尝试做更系统的梳理。
与深化课改相匹配的,评价体系也要进行改变。方红峰说,高考改革,更强调选择性,强调发挥孩子的长处,强调综合素质的发展,改革的效果会逐步显现。“让我们的教育回归到本源的拉伸力,比原来要强很多。高考改革会慢慢辐射到初中、小学,辐射到每一个家长的理念改变。”
韩平说,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目标,是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一目标是我省基础教育到达一定水准后,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指导义务教育各项改革的重要指南。” 金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