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供销

山东省供销社通过土地托管,走农业服务规模化之路

从卖农资到卖服务

  刘金余有两个身份:既是山东汶上县义桥镇房柳村农民,又是济南一家建筑公司工人。前些年,他在家种4亩地,年纯收入仅3000元左右。妻子张玉霞,在本镇一家服装厂上班,月薪就有3000多元。所以,刘金余在家说话不响。2012年,他把土地交给县供销社托管,每年净赚5000多元,自己则到济南打工,月薪6000多元,回家说话嗓门大了许多。“别看俺是打工的,供销社也替俺打工哩。”刘金余挺得意。
  在山东,像刘金余这样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把826万亩土地托付给供销社,走出家门,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化中的一分子。
  “今年,我们计划托管土地1300万亩,2018年达到2000万亩,让更多的农民受惠。”山东省供销社理事会主任侯成君说。
  围绕“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一问题,山东省供销社从汶上、梁山、郓城等县级供销社的试验开始,通过土地托管服务,改变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经营。
  土地托管与土地流转,两者有何不同?“土地流转只给农民流转金,至于种什么,赚多少钱,和农民没啥关系。”山东省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许广民解释,土地托管既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又能充分发挥供销社综合服务的优势,提高农业效益。
  土地托管分两种形式:“保姆式”的全托管和“菜单式”的半托管,既解了在外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又让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农村市场经营主体种地不再难。耕种、浇水、施肥、打药、收获等环节,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都可以向供销社点单。目前,山东省供销社服务家庭农场等市场经营主体2.68万个。
徐锦庚 潘俊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