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美华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省农技推广中心获悉,为加快我省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我省将水稻“两壮两高”栽培、果树避雨栽培、茶叶机采机制标准化、蚕桑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水肥一体化等5大技术作为种植业主推集成技术。
据了解,围绕农业高产、高效、集约、生态目标,通过3年左右努力,全省力争推广水稻“两壮两高”栽培面积300万亩,杨梅、枇杷避雨栽培3万亩,茶叶机采面积65万亩(其中名优茶机采面积占10%),小蚕集约化工厂化饲育占总饲养量的30%,食用菌菌棒集约化生产3亿棒,结合水肥一体化,在全省建立200个主推技术示范点,制定完成技术模式图1套,努力实现种植业标准化、模式化、高效化生产。
为实现5大集成技术的推广目标,省农业厅要求各地积极开展新技术示范点建设,建立一批农民可学可看的示范样板,体现出示范点较高的生产水平,确保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发放技术资料和模式图等多种形式,落实技术措施,提高示范点的技术到位率,利用示范点的优势,扩大面上培训与推广应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积极宣传五大主推技术成效、做法和技术规范,引导农民等各类生产主体学习应用。主推技术示范点都要树立标志牌,标明技术名称、要点、预期效益等,方便农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