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野树莓,主要是采摘青果,有人专门来收购用于中草药。”日前,在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下圩村村民雷国胜的野树莓基地,一位工人边采摘野树莓,边对笔者说。
野树莓,又称掌叶覆盆子,武义话称之为“公牛”。4年前雷国胜从山上挖来移栽在一起,经过对果子大小、形状、口感的择优筛选种植,形成了35亩野树莓基地。种植技术成熟后,去年12月份,雷国胜又移栽了100多亩,明年就可以产果。
受气候影响,今年雷国胜种的35亩野树莓有所减产,但每公斤170元的售价,收益还不错。去年,雷国胜还以每株10元钱的价格把野树莓苗销到金华、永康、萧山等地,不少莓农也纷纷向雷国胜取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雷国胜说,种植野树莓绝对不能施肥,要让其自然生长,甚至也不要去拔杂草。他曾经试验性地给野树莓施肥,结果过了三四天后,施过肥的野树莓果子都掉光了,树也是病恹恹的。
雷国胜说,投资移栽野树莓要慎重,土壤、气候都会影响到野树莓的产量,有的甚至只开花不结果,他认为,移栽野树莓,面积不宜过多,待它适应了当地的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同时也掌握了技术成熟后,再扩展为好。王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