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关于绍兴市现代种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   □张阿东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现代种业是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也是科技兴农的重要着力点。发展现代种业,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依托、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对于增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全面提升种业发展水平和现代农业发展层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绍兴市现代种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绍兴市着眼于构建现代种业体系,着力创新种业体制机制,积极推进种子经营市场化改革,突出企业主体培育,完善繁种基地建设,创新制度管理,加快优良品种培育推广应用,营造了良种供应保障有力和种子种苗产业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全市种业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形成了涵盖粮食、畜禽、水产、蔬菜、茶叶、水果等种业产业的发展格局。特色种业体系初步形成,如绍兴鸭产蛋性能、长毛兔产毛性能等堪称国内或世界之最,市场认识度高,目前绍兴鸭已遍布全国各地,占全国蛋鸭饲养总量的50%左右,浙江长毛兔已在全国16个省份得到推广饲养;推动并形成了“绍糯”、“越糯”等水稻优势主推系列品种,全市水稻主导品种集聚度达70%以上。
      但绍兴市现代种业也面临着种业主体偏弱,竞争能力不够强;育种队伍薄弱,激励机制有待形成;资源保护投入不足,种质资源保护范围不够广;新品种推广体系不健全,种业监管有待强化等问题。
    提升发展绍兴市现代种业的建议
      加大对现代种业的支持力度。要切实加强对种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种业列入优先发展领域,认真制定实施种业发展规划,优化配置种业资源。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推进机制创新。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种业扶持资金,统筹各种专项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种业,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着力培育现代种业主体。全市重点扶持2-3家体制全、基础好、成长快的种子企业,使之成为拥有自主研发力量,含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专业性种业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优势种业企业创建育种科研机构,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积极发展一批特色中小种业企业,加快形成以综合性大型种子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专业特色种子企业为骨干、以小型种子企业为生产分销组织、基层直营点为供种网络的市场体系。
      注重特色优势良种推广。依托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农技推广队伍和农业“两区”,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重点推广优质高产多抗粮油新品种、设施专用瓜菜新品种、特色优势茶果新品种、优势畜禽以及水产良种,扩大良种覆盖面。鼓励种业企业开展连锁经营、“订单”经营等,加大种业市场营销力度。同时,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基地,市级重点建设一个集育种、引试、展示、示范、繁育于一体的种子种苗中心,建设绍兴地方名优种质资源保护基地。鼓励种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相对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并鼓励其到市外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提升种业科技创新力度。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集聚,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种业科技创新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给予适当补贴。加大对种业企业生产经营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的培训力度,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大优质糯稻、瓜果蔬菜、兰花、茶叶、干鲜果、生猪、长毛兔、绍兴麻鸭、珍珠等种子种苗的育种攻关,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高效品种。
      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以国家和省级种质资源库、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圃(场)为主要载体,健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绍兴现有的种质资源,在市农科院建立市级种质资源贮藏库,为全市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中期(3-5年)保存服务。对收集保护各类种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经鉴定给予知识产权保护和必要的奖励。探索建立种子种苗政策性保险,建立种质资源市级保护名录发布和保护制度,推进优势种质资源共享,加强地方特色优势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
      加强种业监管能力建设。依法强化、规范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法律法规,规范种业市场准入,加强种业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种苗等违法行为。完善种苗质量标准,健全种子质量检测体系,严格实施种子种苗产地和调运检疫。开展种子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强化种子管理技术,建立一支业务精通、监管有力、作风优良、廉洁公正的种子管理队伍。健全种子储备制度,优化主导产业种子风险储备结构,确保重要种子能满足灾后恢复生产和市场调剂所需。
    作者系绍兴市农业局局长
    绍兴市农科院育成的优秀晚粳稻品种“绍粳1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