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余杭区首期新型职业农民(竹笋业)技能人才培训班近80名学员,在经过集中授课学习、参观实践、考察交流等课程后,顺利结业。
余杭区首期新型职业农民(竹笋业)技能人才培训班于6月8日正式开班。作为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区,余杭区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步伐坚定。
第一阶段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用通俗的方法为农民兄弟讲解竹笋的栽培技术。浙江农林大学的郑炳松教授、吴家森教授分别为学员们讲解了《竹子植物生理学》和《竹子栽培与土壤》的理论课程,并且带领学员到西安寺村竹林地为学员们分析栽培现状和改良措施。浙江经贸学院的张西华老师讲授了《竹产业的开发与品牌营销实践》课程。学员们对竹子病虫害预防与防治、农资的选购识别也进行系统的学习。第二阶段主要是到竹笋基地实践,先后到瓶窑镇塘埠绿丰竹笋专业合作社、径山镇平山杭州绿鼎笋业专业合作社实地取经学习交流。
为拓展笋农的经营思路,组织者特地带领大家到中国竹子之乡——安吉考察先进的竹子栽培技术,尤其是首次把毛竹三笋的栽培技术引入本次培训中。据安吉县同行介绍,笋用林通过集约经营,达到每亩冬鞭笋280公斤,春笋500公斤、竹材1000公斤以上,比传统经营效益多出数十倍。看到如此高的受益,不少笋农多来了劲道,纷纷打听生产技术,暗暗下决心尝试新的经营模式。
据了解,余杭区还将在粮油、蔬菜、茶叶、水果、水产等主导产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