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嵊州市崇仁镇中学茅盾学研社陈芬尧老师,签收了一个发自山东济南的巨大邮包。这是著名学者丁尔纲教授赠送该社的20余部茅盾作品及其研究著作。
丁尔纲教授是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理论批评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他长期担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与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丁玲研究会理事,他更是中国茅盾研究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并任名誉副会长、顾问。丁尔纲曾获首届全国茅盾研究突出成就奖。
陈芬尧与丁尔纲相交近20年。丁尔纲给陈芬尧的书信有五六十封之多,而陈芬尧写给丁尔纲的信几近两倍。长期以来,丁尔纲给陈芬尧的茅盾研究以精心指导,悉心提携:大至题材的确定、论文的构思,小到选用材料和论文修改。“丁尔纲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前辈学者,也是我茅盾研究的可敬的引路人。”陈芬尧如是说。
去年下半年开学之初,崇仁镇中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决定开设茅盾研究学生社团,并将担纲这个社团的重任落到了对茅盾有一定研究的陈芬尧身上。陈芬尧爽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但他认为,作为一个农村初中的学生社团,用学校给定的“茅盾研究社”肯定不妥,但一时也想不出合适的名称来。陈芬尧便拨通了丁尔纲家里的电话,请求丁老帮忙。丁尔纲略一沉思后说,“还是加上‘学习’两个字吧”,即“茅盾学习和研究社”。后来,陈芬尧将其缩减为“茅盾学研社”。
社团成立伊始,即凝结着丁尔纲教授的智慧与关爱。此后,只要陈芬尧与丁老写信或通电话,丁老总会问起社团开展的情况。陈芬尧也会向丁老诉说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困难。由于学校财政困难,几乎不可能有经费拨给学研社。
学校不大,图书馆藏书不多,茅盾的作品尤少,研究茅盾的著作更是稀缺,满足不了学研社学生的需要。而这里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甚至是贫困的小山村,要让学生自己掏钱购买茅盾作品,可能性不大。丁老了解到这些困难后,答应赠送学研社一部分茅盾书籍。他很快就将书寄到了陈芬尧手里。这些书主要是丁尔纲教授的茅盾研究专著,如《茅盾评传》《茅盾的艺术世界》《茅盾:翰墨人生八十秋》,以及《茅盾作品浅论》《茅盾散文欣赏》《茅盾孔德沚》《茅盾人格》;此外,还有《茅盾作品精选》《茅盾序跋集》等由丁老选编的茅盾作品集。
成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