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美华
在遵义县枫香镇,人们除了看美景,寄乡愁,还可以追寻红色记忆。从花茂村往北3公里便到了苟坝村,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苟坝会议会址就位于该村的马鬃岭山脚。如今,苟坝的革命历史遗迹,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花茂村村民王治强经营的乡村旅馆——“红色之家”,则成了红色之旅中的驿站。
面对众记者接二连三的提问,王治强似乎还沉浸在见到习总书记时的兴奋之中。王治强说,他在花茂村土生土长,2013年以前一直在外打工。家乡的发展,使他看到了潜在的商机。2014年,王治强取出多年的积蓄,创办了“红色之家”。与此同时,他还流转土地、山林15亩,种植提子,并在林下养鸡,年收入达30多万元,安排了当地10位村民就业。
枫元村的明坤农家乐是枫香镇办得最早的农家乐之一。女主人张正会告诉记者,2006年以前,夫妻俩都在外打工,虽说收入不错,但家里的老人孩子总让他们牵肠挂肚。随着家乡“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夫妻俩萌生了回乡开办农家乐的想法。2006年7月,明坤农家乐开张营业。这些年来,生意越来越红火,营业面积也从当初的2间房、几十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000平方米,年收入超过100万元。每到旅游旺季,这里一天就要接待800多位客人。她说,尽管忙得不亦乐乎,却很舒心。
据枫香镇党委书记张正伟介绍,通过新农村建设,昔日的小乡村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胜地。目前,全镇开设乡村旅馆161家,拥有床位2000个,去年旅游总收入达5649万元。蓬勃兴起的乡村旅游业,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了农民的就业门路。如今,黔北的民居成了“民宿”,农业园区成为农业公园,荒山变成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