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名称:庆灰152
作物名称:灰树花(食用菌)
选育单位: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多点品比试验两茬菇平均产量526.0克/袋,生物学效率75.1%,比对照“小黑汀”增产13.8%,增产显著,与“庆灰151”差异不显著。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种,耐高温能力较强,菇柄短、商品性好,产量高,品质优。属中温偏高温型菌株,菌丝生长适温20-25℃,原基形成适温18-22℃,子实体生长温度12-28℃,适温17-22℃。子实体丛生,分枝密,朵型紧凑,重叠呈覆瓦状,朵形大,直径10-20厘米。单片菌盖扇形或匙形,直径2-8厘米;菌柄白色,呈不正圆柱形,长2-4厘米,较“小黑汀”、“庆灰151”短。盖面浅褐色至灰褐色,有细绒毛,背面白色布满管孔,管口呈多角形不规则排列。菌肉白色,厚2-5毫米。鲜菇折干率明显高于“小黑汀”,与“庆灰151”相近。
栽培注意事项:春季栽培2-3月接种,5-6月出菇;秋季栽培6-7月接种,9-11月出菇;覆土栽培一般选择7月覆土,9-10月出菇。原基形成期要保持比较恒定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出菇期保持温度 15-20℃、空气相对湿度85%-95%。适宜浙江省种植。
2.品种名称:浙耳508
作物名称:黑木耳(食用菌)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产量表现:2012年多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74.3克/棒,比“新科”、“916”分别增产68.9%和2.8%;2013年平均产量75.3克/棒,比“新科”、“916”分别增产76.3%和3.2%。两年平均产量74.8克/棒(干料720克),比对照“新科”、“916”分别增产72.7%和3.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种,早熟,出耳整齐,转潮快,菌丝抗逆能力较强。产量高,商品性好。属中温型菌株,菌丝适宜生长温度20℃-30℃,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10℃-22℃。子实体多单生,耳片腹面黑色、有光泽,背面绒毛密集细软,大小为3.0-12.0厘米×1.9-9.2厘米,厚度1.0毫米-2.6毫米;朵形中等、匀称;耳基较小,耳脉浅;早熟、出耳整齐,转潮快。
栽培注意事项:栽培制棒时间宜在7-9月,排场安排在9月下旬-11月上旬;发菌期避光培养,注意通风防高温烧菌;出耳前期通风保湿催芽,中期干湿交替,后期控水。适宜浙江省黑木耳产区代料种植。
3.品种名称:仙芝2号(原名:寿芝1号)
作物名称:灵芝(药用菌)
选育单位: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寿仙谷珍稀植物药研究院
产量表现:经2008-2009年多点品比试验每100公斤段木单潮子实体干芝产量1.98公斤,比“沪农1号”、“仙芝1号”分别增16.2%和6.6%。每100 公斤段木单潮孢子干粉产量2.25公斤,比“沪农1号”、“仙芝1号”分别增31.1%和18.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种,孢子产量高、饱满度好,子实体厚实、商品性好。“仙芝2号”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5-28℃,出芝温度范围18-35℃,最适出芝温度23-27℃,35℃以上子实体停止生长,38℃以上孢子停止弹射。子实体木栓质,有柄,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似圆形,菌盖大小(14-22)×(16-26)厘米,厚1-2.6厘米,盖面呈黄褐色至红褐色。菌肉白色或黄白色。菌管淡白色至褐色。菌柄中生或偏生,上粗下细,直径1.5-3厘米,长10-18厘米,呈紫褐色,具漆样光泽。孢子淡褐色至褐色,椭圆形至卵形,(7.9-12.2)×(4.7-7.8)微米。经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检测,子实体多糖含量11.24%、三萜含量2.11%;孢子粉多糖含量7.64%、三萜含量2.25%。
栽培注意事项:段木栽培宜11-12月接种,次年3-9月栽培出芝,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收。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省种子管理总站王仁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