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畜牧兽医

龙游:“集美模式”让四方共赢

  龙游县地处钱塘江上游,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责任大、压力重。为此,该县相继出台《龙游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龙游县生猪保险全覆盖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和工作方案,把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工作列入当地政府主要工作和为民办实事项目。而由浙江集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的龙游县畜禽废弃综合利用中心内,病死猪采用动物热解炭化处理技术,污染物大大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形成了可看可学的“集美模式”。
一个模式:
“集美模式”
  在原先只有能繁母猪纳入保险的基础上,将所有生猪(包括10公斤以下生猪)纳入统保范围,试点生猪保险全覆盖,并通过提高保费补贴比例、修改理赔条款等方式,激发养殖户投保的积极性;吸引工商资本进入,承担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和运营;建立生猪保险赔付处理挂联机制,实施生猪保险全覆盖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运作、财政补贴、保险联动的“集美模式”。
两个创新:
创新保险制度
  2013年10月,中国人保浙江省分公司针对龙游生猪保险条款进行了突破性的修订。一是实施生猪保险全覆盖,将所有生猪纳入统保范围。能繁母猪头数按实际存栏数,生猪保险按母猪存栏头数的1:20比例确定保险头数。二是修改保险理赔标准。出险生猪按尸长尺寸规格分5个等级进行理赔,55厘米以下可赔付30元/头;55-80厘米赔付70元/头;80-100厘米赔付160元/头;100-130厘米赔付350元/头;130厘米以上的可赔付600元/头。
创新工作机制
  畜牧部门与保险公司的结合,确保保险率100%。保险公司借助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畜牧兽医网络,对生猪饲养量进行普查,并登记造册,同时发放告知书,告知投保事项,协助收取保费,使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工作不留死角。
  各养殖场与处理中心的结合,确保收集率100%。养殖户必须配备可容纳1个月以上病死猪的冷库或冷柜,先将死亡生猪进行集中存放,由无害化处理中心统一上门收集。
  保险公司与处理中心的结合,确保理赔率100%。保险公司与处理中心同时到达现场,实施现场勘察、交接、收集工作,填写凭证。处理中心、保险公司与养殖户签字后各执一份作为原始依据。保险公司据此凭证支付赔款。
  畜牧部门与处理中心的结合,确保处理率100%。畜牧局工作人员进驻处理中心,核实处理头数,防止虚报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建立“日处理台账”,载明处理时间、处理头数、处理方法、处理人员等内容,以利于溯源监管。
三个确保:
确保畜产品安全
  通过将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置条件,使病死猪变成养殖户舍不得丢弃的“钱”,杜绝了非法销售病死猪现象。
确保生态环境改善
  所有生猪纳入保险,各养殖场预收集后再由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集中收集,从源头上解决了病死生猪随意丢弃问题。
确保降低养殖风险
  养殖户只需支付保费的15%,出险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就可按5个不同标准得到理赔,而预收集有效降低生猪疫病的发生率,降低了养殖风险。
四方共赢:
养殖户
  各级财政承担了85%保费,养殖户只需支付15%,降低养殖风险,省去了自行处理的麻烦与风险。
保险公司
  生猪保险全覆盖激发了养殖场户参保的积极性;依据收集处理凭证进行理赔,杜绝重复理赔;保险公司与处理中心同车出险,降低勘察成本。
处理中心
  养殖户自行收集后再由处理中心统一收集,降低收集成本;生猪保险全覆盖,保证处理量,财政部门给予补贴,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
监管部门
  病死猪作为理赔依据,养殖户主动打电话给处理中心收集,从过去的被动处理变为如今的主动配合,有效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疫病的传播率和重大疫情的发生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