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仙居13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杨梅)标准化生产基地顺利通过验收,继去年仙居县6万亩水稻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后,又一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落地仙居。
据介绍,从去年开始,仙居县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积极创建13万亩杨梅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各乡镇成立了基地建设服务组织,基地设技术员和质量监督员,县乡村三级共同打造绿色杨梅基地。
笔者在仙居县卜家岙杨梅专业合作社看到,冷库室、流水线包装操作室干净整洁,亮敞的办公室墙上贴着绿色杨梅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和技术规程图……合作社理事长拿出农药投入品记录本和农户档案介绍说:“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对合作社农户进行培训,一一记录投入品购买以及使用情况。”
县林业局王康强介绍:“13万亩杨梅生产基地以合作社为单位实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标准化生产。品种主要以东魁、荸荠种杨梅为主,每个农户在合作社都有杨梅生产管理手册,有生产档案记录,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要求生产,最后选择晴天统一采摘。”
在福应街道的快速检测室里,三四个大学生“村官”穿着白大褂娴熟细心地对样品进行监测。据福应街道分管负责人介绍,福应街道同桥片有26个村、20个合作社、4800家农户,总共8000亩杨梅。在杨梅上市前一个月,村、合作社与农户约定农药投入品不上山,每个片区都有工作人员在杨梅林出入口守着,同时还设立举报制度,从源头开始抓好质量安全。上市后,对市场销售的杨梅进行随机抽检,如果检测出有农药超标等问题,将追溯到具体的农户和杨梅树,并打掉整树的杨梅。
据了解,仙居县13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杨梅)标准化生产基地自创建以来,以100多个杨梅专业合作社为基础,鼓励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参与绿色杨梅从组织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基地的创建成功给仙居杨梅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今年,仙居杨梅产量减少,但总产值预计达4.8亿元,远超去年,东魁品种产地收购价每公斤最高时超过了60元。
彭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