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山东农民养蟑螂年赚20万

  报纸一卷,或者举起拖鞋一拍,这是我们对待“小强”的标准动作。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蟑螂是害虫,人人喊打,但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村民王卫祥却乐意为它们亲手制作一个温暖的“家”,还每天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在他眼中,这些蟑螂是“宝贝”。
  如今,王卫祥通过饲养土元(地鳖虫)和蟑螂,将其做成干品直供制药厂,已成为青岛、潍坊、大连一带的养殖名人,年利润过百万元。
  偶然间转行养殖业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能够从事蟑螂和土元饲养也是机缘巧合。”王卫祥告诉记者,以前因家里穷,虽然成绩好但没参加高考就辍学了,他在工厂做过小工、在超市打过杂。
  2009年,王卫祥跟妻子在北京做防水沥青建筑工作,到安徽亳州出差时看到当地的药材市场上土元干品供不应求,而且很多当地居民都因饲养土元而致富。“我对土元并不陌生,后来我就想着能不能自己也饲养土元。”王卫祥说,2010年,他们夫妻俩从北京辞职回到了老家。
  但刚开始创业时,遭到了家人、亲戚的一致反对。“养殖土元在咱这边属于新生事物,家人都说如果真的能赚钱,别人都去干了,还能轮到你吗?”王卫祥苦笑着说,当时说啥的都有。2010年,王卫祥拿着在北京打工攒下来的4万元钱开始了创业之路,并从亳州当地养殖户手中学习了养殖技术,购买了一批虫卵带回老家孵化。
  创业总是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由于是第一次孵化土元种苗,可能温度太低,卵鞘全部死掉,4万元钱打了水漂。
  王卫祥和妻子在家关着门抱头哭了好几天。“还好,妻子一直鼓励我坚持下去。”王卫祥说,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于是又从银行贷款4万元,重新培育,经过8个月的努力,这次他终于成功了。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王卫祥直接跟制药厂签订单直供制药厂,目前他的土元养殖面积有 2000多平方米,仅土元一项能给他带来60多万元的年收入。此外,还有一部分母体土元产卵育种,每年种苗的销售收入也有20多万元。
  多种经营拉长链条
  土元的收益挺可观,但王卫祥并不满足这种单一的养殖模式。“再赚钱的东西你也不能保证它没有价格跌入低谷的时候,咱得把它发展成一个致富链条,才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为了拓展经营品种,王卫祥又把主意打到了蟑螂身上。在王卫祥的“青岛天上”土元养殖场里,封闭昏暗的养殖室内整齐地排列着数架夹板,夹板之间呈三角形,数千万只蟑螂就住在这样的百叶“蟑螂屋”里。
  王卫祥所饲养的蟑螂品种是美洲大蠊,原产于南美洲,其提取物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而且蟑螂的习性和土元差不多,也喜欢黑暗,只不过土元喜欢在土里,蟑螂喜欢趴在墙壁和石棉瓦之间的断层上。王卫祥将两种虫子混养,使得饲养空间、饲料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无论是蟑螂还是土元,都属于昼伏夜出的物种,所以喂养时间要注意,必须在下午六点之前喂完,如果太晚,很容易出现自相残杀的局面。”王卫祥强调,除了喂食时间外,喂食的食物也要注意一点,“如果只按照土元的口味喂食蔬菜的话,容易引起蟑螂腹泻,不利于蟑螂成长。”“目前,合作社蟑螂饲养面积是600平方米。”王卫祥介绍说,蟑螂的价格要高一些,基本在每公斤90元以上,差不多一年能达到20万左右的利润。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自己致富的同时,王卫祥还向周边村民无偿传授技术,只要哪家有养殖土元的想法,随时可以上门讨教。
  记者采访当天,正好遇到一位来自山东潍坊的村民来到王卫祥的养殖基地学习。这位村民一直在关注土元、蟑螂的养殖技术,但苦于没有养殖经验,这次他来找王卫祥就是求教如何建造饲养池。得知这位村民的来意后,王卫祥接着就询问起对方家里的面积,并拿出笔来详细记录。“这是一个效益很好的养殖行业。”王卫祥介绍说。通过养殖土元、蟑螂,王卫祥也成了当地的名人,周边不少村民都前来向他学习养殖技术。“不光咱青岛的,还有湖南长沙一带的农民来找我学技术。他们回去后也搞起了土元养殖,成功后再把土元、蟑螂卖给我。”
  据了解,王卫祥饲养土元、蟑螂这5年来,已发展青岛周边养殖户近200家。“现在制药加工厂对土元、蟑螂干品的需求量很大。下一步我打算在周边乡镇大力推广土元养殖,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因为土元养殖有很多优势,一是耐病性强;二是养殖成本低,一万元就可起步。”王卫祥介绍道。
(摘自《青岛日报》张一麟/文2015年7月22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